在北美洲或者中美洲的某些地區,人們經常會聽到一種“嘎啦嘎啦”的聲音,沒有經驗的人都以為這是溪水發出來的流水聲,可是在這聲音的四周,卻并沒有看到小溪,原來這不是流水聲,而是由一種毒性非常強的蝮蛇用尾巴劇烈搖晃而發出的響聲,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響尾蛇。
為什么響尾蛇的尾巴發出響聲呢
因為響尾蛇的尾巴,是由于它的尾巴是由于堅硬的皮膚形成了角質輪,由于這種角膜圍成一個空腔,空腔內又用角質膜隔成兩個環狀空泡。也就是兩個空振器,當響尾蛇劇烈搖動尾巴的時候,在空泡內形成一股氣流,隨著氣流一進一出的反復振動,空泡就發出一陣一陣的聲音來了。
響尾蛇的角質輪發出的聲音,很像溪流聲,用這種響聲來引誘口渴的小動物來喝水,所以這也是它的一種捕食方法,同時,也是一種防御的警告,如果有人靠近,它就會劇烈搖動尾巴,發出響聲,如果對方還不離開,就會發動進攻。響尾蛇經常捕捉老鼠等小型嚙齒動物,奇怪的是,它的眼睛已經進化成快要成為瞎子了,怎么還能捕捉到行動敏捷的嚙齒動物呢?
這就要說到,蝮蛇科的一個共同捕食利器——熱感應器。響尾蛇的兩只眼睛的前下方,都有一個凹下去的小窩,這是一種熱特殊的器官——探熱器,能夠接收動物身上發出的熱量——紅外線,這種熱感應器非常的靈敏,溫度差別在1攝氏度以下,它都能感覺到,所以無論還是白天或者夜晚,只要有小動物在旁邊進過,響尾蛇就能立刻發覺,悄悄的爬過去,并且利用熱感應器準確的判斷出獵物的方向和距離,發動攻擊,竄過去把它咬住,然后放開,等待毒性發作,獵物死亡后就可以飽餐一頓了。
有意思的是,科學家根據響尾蛇的熱感應器原理,在一些導彈上安裝了類似的紅外線自動引導系統,響尾蛇導彈就是其中的一種,它能感受目標的紅外輻射,有紅外線自動跟蹤制導系統,發射后能尋找噴氣機噴管以及飛機機身輻射的紅外線,直到擊中目標為止
。
大家都知道響尾蛇是一種劇毒蛇類,同時也是捕食的高手,為生態環境做出不小的貢獻,但是這些年來,響尾蛇卻遭到大量的捕殺,在美國地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響尾蛇捕殺節”,都會有上萬條響尾蛇被斬首!這個響尾蛇捕殺節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了,每到捕殺節日的時候,都有上萬條毒蛇被集中到屠宰場中,加起來重達好幾千斤,它們會被專業師父斬首剝皮,引起無數游客的圍觀,甚至很多游客不遠萬里從其他國家趕到這里參與捕蛇活動,而這些蛇最后會被送往各個餐廳被料理成美食,也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除了做成美食之外,響尾蛇遭到大量獵殺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響尾蛇的蛇皮因為花紋漂亮,可以做成奢侈品的皮包,或者皮箱,深受世界奢侈品擁護者所喜歡。只是如果當地人再不考慮怎么保護響尾蛇,說不定這個節日未來就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