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環蛇屬旗下十七種環蛇分別是什么嗎, 我們都知道環蛇屬都是屬于眼鏡蛇科旗下成員,具有很強的食蛇性,大部分都是夜行性,而且都是屬于中小型毒蛇,環蛇屬的毒性都很強勁,遠超過一般的眼鏡蛇,只是因為體型小和排毒量低,常常被人忽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環蛇屬旗下的成員。
金環蛇
首先是金環蛇,它是環蛇屬中體型最大的,最大體長可以達到1.8米,雖然它是排毒量最高的成員,然而它的毒性是環蛇中最低的,作為環蛇屬中的大哥大,金環蛇廣泛分布在東南亞的各個國家之中,我國的金環蛇比較少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
銀環蛇
其次就是銀環蛇,銀環蛇大家都比較熟悉,中國毒性最強的毒蛇,身上有著白黑相見的條紋,它體型在環蛇屬中算是比較大的,體長最大也可以達到1.8米,但是它的排毒量卻是最低的,平均排毒量只有4毫克以上,但是它的毒性超強,在環蛇屬中排名第二。
印度環蛇
印度環蛇是印度的“四大毒蛇“之首,它也是環蛇屬中致死人數最多的毒蛇,主要原因是因為印度人喜歡席地而睡,而印度環蛇喜歡夜晚去居民區捕獵,很多人在睡夢中無意驚擾到這種毒蛇,被咬傷致死,印度環蛇的毒性超強,被咬傷通常不會有太多感覺,毒液可以在兩個小時內就可以致死,就算注射抗毒血清也有50%的致死率,主要是因為印度醫療條件相對落后,被咬上通常得不到及時救治。
安達曼環蛇
安達曼環蛇至今的資料還是很稀缺,沒有生態模式研究、也沒有毒液研究和咬傷案例。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安達曼島嶼。
馬來環蛇
馬來環蛇是環蛇屬致死率最高的成員,它的毒液毒性超強,毒性僅次于信德環蛇和銀環蛇,它的體長僅有1-1.3米,在體型不如銀環的情況下,平均排毒量卻可以18毫克,是銀環的4倍左右,這種毒蛇主要分布東南亞,比如老撾,越南等國家。
斯里蘭卡環蛇
這種毒蛇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地區,在中部丘陵地區相當常見,這種蛇通常會選擇森林的落葉層中生活,但有時也會出現在人類居住的村莊附近,體長在1米左右,咬傷案列較少。
紅頭環蛇
這種毒蛇主要分布在
泰國,緬甸、
柬埔寨
、
越南
、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頭為紅色或者黃色,尾巴為紅色。體長在1-1.8米左右,很少出現在人類生活地區,主要活動于熱帶雨林的山地和丘陵地區。
烏環蛇
這種環蛇全身烏黑色沒有一絲斑紋,看起來很像是無毒蛇,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地區,它的體型相對較小,平均體長在70厘米左右,最大體長也就1米,也很少有咬傷案列。
緬甸環蛇
這種環蛇主要生活在緬甸地區,它長的和馬來環蛇有點像,體長一般在1.1m左右,當然也有1.3~1.45m的記錄,這種蛇常出沒在曼德勒較為干燥的季雨林中,至今也沒有毒液研究及咬傷案例報道。
黑環蛇
該種蛇體型鸮,可長到1.3米,但通常不到1米,與上面提到的烏環蛇相比,其脊背鱗片要大一些。體色更黑,體長也要稍微長一些,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爾、孟加拉,不丹扥國家,目前僅有幾例咬傷事件,還沒有對其進行過毒液研究和毒性測試。
波斯環蛇
這種毒蛇主要分布在伊朗,長的很像信德環蛇,腹部均為黃白色,只是信德環蛇體型要大一些,波斯環蛇在伊朗被認為是非常危險的一種毒蛇,但是目前還沒有對波斯環蛇進行毒液研究和毒性測試。
信德環蛇
該種蛇體長通常在1米左右,最大可達1.8米, 體表有稀疏的白色斑紋,腹部為黃白色,這種蛇不同于其他環蛇的夜行性特征,其也會在白天活動,并且往往會發動毫無征兆的撲咬,處理起來異常棘手,并且它還會捕食老鼠,信德環蛇可以說是近幾年的明星環蛇了,在最近幾年的毒液測試中,它的毒性均超過銀環,成為亞洲第一毒蛇,不過它的毒性也存在地理變異,這種毒蛇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
紅河環蛇
這種環蛇生活在越南北部、老撾、泰國東北部,該種生活于山區密林,夜間會在森林中的河流溪谷附近活動。該種非常罕見,目前還沒有任何可靠數據顯示這種蛇在野外分布的種群數量,亦無毒液研究和咬傷案例。
素貞環蛇
這是中國前兩年發現的新物種,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以及緬甸地區,被發現都以為是銀環蛇亞種,直到后來研究才單獨命名,目前除了有幾列咬傷事件以后,素貞環蛇還沒有毒液研究和毒性測試。
沃氏環蛇
這種環蛇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區、尼泊爾、孟加拉國,目前還沒有毒液研究和毒性測試,不過沃氏環蛇在孟加拉國經常造成咬傷事件,占環蛇屬在該國的咬傷比例是40%,并已造成過死亡。
喜山環蛇
這種環蛇全長1.1米左右,最長發現個體1.4米,它的腹部是灰褐色的。有不連續環狀細碎斑間隔紋,頭上還有零星的白斑,主要分布在緬甸, 印度 , 尼泊爾, 越南, 中國(西藏)部分地區。它主要生活在為丘陵和山地地區的常綠亞熱帶森林。和其他環蛇不同的是,該種似乎是日行性蛇類。這也是目前比較神秘的一種毒蛇,沒有毒性研究和咬傷案例。本人知識有限,僅知道這些,如有補充,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