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夜晚,深邃的夜空總是能夠激發人類無限的聯想。浩瀚的星河鑲嵌在漆黑的夜空中,就像呈現在深色絲絨毯子上面晶瑩璀璨的寶石。曾經聽過一句話描述深淵:“當你在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著你。”小編認為這句話對于夜空也同樣適用,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夜空中時,黑夜也在靜靜地回望著我們。
星座
在早些年,工業發展還沒有到現在的程度,我們總能夠享受到天朗氣清的好天氣。白日里,晴空萬里,白云朵朵,暮色四合時,我們能看到滿天星辰。不過隨著歷史的車輪不斷滾滾向前,隨著各種工業污染物肆無忌憚地向天空中排放,慢慢地,我們在白天看到的都是灰蒙蒙的天空,而到了夜晚,能夠看見的星星越來越少,很多城市里除了人造光源之外,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一片漆黑。
晝夜交替
雖然我們早已經習慣了深黑的夜空,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么到了夜晚,天空就變成了黑色呢?就像城市的燈火都能夠將城市邊緣給點亮一樣,在宇宙中散落著大量的星系以及數以億萬計的星球,它們或反射,或發射出來的光為什么沒有將夜空點亮呢?
銀河系
正如大多數人都知道的那樣,地球圍繞著太陽的自轉從而產生了晝夜交替。當地球上的一面轉到太陽的背面,那么這一面的人們就進入了黑夜,而對于地球面對太陽的另一面上生活的人們來說,這個時候就是他們白天。
當然也不乏蒙昧時期,人們對于晝夜交替充滿了瑰麗的想象,產生了一批比如說天狗食日,后羿射日等等有趣的傳說。
地球自轉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在不同的時節,黑夜和白天的長短都是不一樣的。通過二十四節氣歌,我們能夠了解到從春分開始,北半球的白晝逐漸變長,從秋分開始,黑夜逐漸變長。當然,地球上還有一些地方會產生極夜和極晝的現象,極晝就是24小時全為白天,而極夜就是整天全是黑夜。這兩種現象都會在靠近地球兩極的地區出現,而且當南極出現極晝的時候,北極就會出現極夜,當然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二十四節氣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地球上的白天主要依賴于太陽照射的光線,那么同樣是恒星,同樣是能夠發出光線的星球,不能幫助地球在背向太陽的那一面反射它們的光線,從而也變成白天呢?
探索黑夜
人類的很多發現甚至是發明都是基于好奇和探險的目的而出現的,所以,許多優秀的科學家們也都致力于研究為什么夜晚是黑色的這個問題,他們希望能夠給出解答。其中,一位德國天文學家奧博斯就經過研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了著名的“奧博斯佯謬”理論,這個理論挑戰了在當時科學界奉為圣經的宇宙靜態論。因為如果宇宙是一個靜態的封閉體,那么 從地球上看向任何一個方向,我們都能夠接收到大量恒星發出來的光,因此無論地球以如何傾斜的姿勢進行旋轉,它都能夠反射恒星的光,從而地球上的任何一面在24小時內都是白天的狀態。
奧博斯
奧博斯的理論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就連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都有提到靜態宇宙模型。不過按照奧博斯的分析,確實宇宙靜態說又站不住腳。后來隨著更為先進的科研工具的出現,比如哈勃望遠鏡,人們逐漸打破了固有的認知。借助哈勃望遠鏡,人們發現了宇宙中所有星系都是在逐漸離我們遠去,宇宙是一個動態的存在,因此,隨著恒星與地球的距離逐漸加大,恒星的光也慢慢更難到達地球,逐漸退出了我們可以觀測的光線范圍,留給我們仰望這片天空的就只有無窮無盡的黑暗了。
這就好比說我們在一個房間里點亮一根蠟燭,蠟燭的光只能映照到一定的范圍,如果超過光可以達到的地方,就只剩下一片黑暗。
哈勃望遠鏡
除了宇宙是在不斷地膨脹,導致了我們看到越來越暗的星空,還有科學家提出暗物質也是讓夜晚的天空漆黑一片的影響因素。那么什么是暗物質呢?
宇宙暗物質
暗物質據說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預估占到宇宙中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而之所以稱之為暗物質,是因為它們也是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的物質。既然暗物質不可見,那么又是如何被我們所發現的呢?天文學家卡普坦在研究星系之間運動的時候提出了宇宙中可能出現的一些不可見物質。
宇宙成分
隨后,天體物理學家茲威基采用了光譜紅移測量了星系的運動速度非常快,但是卻又被星系的引力束縛著無法脫離星系。然而他根據星系中可見星星的質量計算出的引力是無法讓星星保持在這個星系里的,那么他大膽推測,星系中應當有看不見的物質又產生了大量的引力。這在當時也算是現代天文學界的一個重大的突破。又隨著更多高精度的光譜測量儀器和技術的出現,暗物質的存在得到了天文學界和宇宙學界的廣泛認可,而且也進一步確定了暗物質的主要成分是不可見的微觀粒子。
感知粒子的存在
我們都知道,不論任何物質都會吸收光能,除了宇宙中的可見星系之外,這么多大量的暗物質也會吸收更多的光線,我們能夠看到宇宙中發出光亮的恒星要遠遠少于星系之間的黑暗區域,因此,如果我們生活在地球的這一面轉到背向太陽的時候,我們就只能看見夜空中閃爍的星星,而不是整個明亮的太空了。
小結
當然,這些仍然是在目前的科學認知水平下對夜晚的天空為什么是漆黑一片所做出的推測,不排除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會發現更多關于這個問題的可能性。不過,從一些方面來講,夜晚的降臨讓地球上的生物得以休養生息,而且經過經年累月的繁衍,地球上生物已經習慣了晝夜交替的生物鐘,如果一天24小時都是陽光普照,對我們來說可能短期內弊大于利。
人體生物鐘
如果夜晚只能是漆黑一片,那就希望各種污染物能夠再減少一些,讓我們能夠看到清冷夜空中的群星閃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