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拉克C具有個性和動感的顏值T和大哥凱迪拉克C一起給人第一印象T六師出同門的設計風格讓年輕消費者更加了解它。凱迪拉克C除了面值T4也是同級別唯一的后驅底盤車型,在操控性能體驗上有明顯提升。試駕后,你會去凱迪拉克CT4更有心動的感覺。
凱迪拉克CT外觀設計足夠個性化和動感
2020年,凱迪拉克仍在制造全黑涂料總統汽車,這并不妨礙它在設計上一次又一次地給你帶來驚喜。繼承和創新,這是我對C的看法T總結一句外觀的話。
CT4的軸距和沒有L”后綴的ATS與1系、A3比起來很有優勢,但是在3系,A4L面前顯得很小。對其粉絲而言,不加長就等于不妥協。
沒有運動輪胎,也沒有Brembo四個活塞卡鉗,和CT5.差距瞬間打開。如果你想釋放CT改裝這兩部分似乎是所有潛力的必修課。
小巧敏捷,這些都是設計師依靠線條和比例準確傳達的信息。運動這個詞可以寫在臉上,也許C不需要太夸張的裝飾T4.解決方案更能被眼睛認可
凱迪拉克CT4內飾設計豪華精致
內飾在保證質感的基礎上,對CT刪除5的模板。ATS觸摸面板已經消失,重視交互效率的用戶絕對會把它當成一件好事。
原生應用,CUE基本上可以脫離手機使用,同時提供了豐富的互聯方式,讓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進行選擇。除了百度CarLife,CUE還支持NFC連接,目前對Android相對友好的車機系統陣營。
縮小的中央控制屏幕,消失的汽車系統旋鈕(中央控制臺位置),簡單的舒適配置?!瑿T內飾在材料的搭配和功能的堆疊上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巧思,整體更傾向于實用主義。
凱迪拉克CT4.滿足日常使用的空間體驗
從原有的全球統一軸距可以看出,空間絕不是CT4的首要考慮因素。雖然定位為中型車,但CT4.價格區間直接指向緊湊型水平,所以中型車的標準要求確實是強人難。
有趣的是,凱迪拉克汽車產品的行李箱開口相對較寬據說是專門為了方便車主放置高爾夫球包而設計的??尚哦炔坏枚?。從結果來看,大開口真的很香很實用。
空間方面,后排乘坐空間為CT4.最大的缺點是行李箱空間不大。幸運的是,后排座椅可以放下,節省了一些靈活性分數。相比之下,它的前排乘坐空間相當寬敞,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身材的駕駛員。前排座椅填充物軟硬適中,可調項目多,舒適性有保障T 精英作為目前的頂級版本,配置并不完整,沒有出現座椅加熱、自適應巡航等,主要受價格影響。令人欣慰的是,它的CUE系統簡單易用,完全可以滿足日常使用。在工藝質量維度上,外部有兩個間隙不對稱。此外,中控按鈕的大缺口也是缺點之一。
凱迪拉克CT4.237馬力鑄造同級別鋼炮
CT所有車型均配備2款.0L帶T的可變缸渦輪增壓發動機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最大功率174kW(237馬力)/5000rpm,峰值扭矩350Nm/1500-4000rpm,符合國家六b排放標準。與之匹配的是通用自己的8檔手自一體變速箱,擋桿機械,與C匹配T5、CT6有所區別。
2.0T發動機的功率輸出被部分封印,但踩下油門踏板后的反饋仍然不會讓你失望。峰值扭矩保持的速度范圍較寬,初中段可以帶來一些推背感。
即使是舒適模式,8AT變速箱也要到3000rpm在此基礎上,曾經不可忽視的突破動作已經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犧牲了少量的換擋時間,就像我想要一切一樣。運動模式將進一步提高速度,并在降檔時自動補充油和ESE聲波優化帶來的轟鳴聲,在這樣的氛圍中似乎很難不開車。
除舒適、運動、防滑三種模式外,CT4還擁有“My Mode我的駕駛模式,發動機聲音、轉向、制動響應都支持運動、舒適的兩級調節,提供了良好的可玩性。
凱迪拉克CT同級別唯一的后驅底盤,配置同樣精彩
底盤方面,采用同級常見的前麥弗遜 后五連桿獨立懸掛組合,鋁合金材料用于前下控制臂和軸承座,無mLSD沒有M的機械限滑差速器RC主動電磁感應懸掛。
底盤校準確實考慮了駕駛樂趣的重量,但并不盲目地追求硬。懸架行程不長,減振機構壓縮反彈速度適中,轉彎時車身姿勢非常合適,面對顛簸的大小也可以平靜地解決,不會出現僵硬的彈跳。
CT4配備E-boost電子動力制動系統不同于真空動力制動系統。它的動力源是電機,所以不會出現真空度降低導致制動后段疲軟的問題,理論上可以調整得更線性。從實際結果來看,CT4.制動力釋放確實是線性的,需要適應的是制動踏板的硬腳感和高安裝位置。
全力剎車時,懸掛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車身姿勢穩定,坐在車里很安全。
良好的懸架支撐和轉向精度為繞樁試驗增添了不少色彩。后部和想象中一樣不安,輪胎和想象中一樣缺乏抓地力。控制油門開度可達到一次性效果。
在同質化日益嚴重的中型豪華車領域,奔馳A級、寶馬1系等車型妥協舒適或減配,凱迪拉克CT4已經成為同級別中罕見的堅持配置更高動力水平、更強操控體驗的車型。特別是它同級別唯一的后驅底盤,有237匹強大的動力,足以讓熱愛生活的你隨時隨地體驗到駕駛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