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正在迎來超級2018。今年兩會期間,航天領域的許多代表向外界透露了未來幾十年的超級計劃。
數據圖:觀眾體驗操縱玉兔月球車模型。中新社發布 駱云飛 攝
載人登月:先解決行,再考慮住
美國特朗普政府提羅11號登陸月球近半個世紀以來,特朗普政府提出重返月球。中國的計劃是什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員會主任包偉民表示,集團正在推進重型運載、載人登月、航天運輸系統重復使用等重大項目和示范驗證項目。
要實現載人登月,首先要解決運載問題。中國正在深化重型火箭三型液體發動機的關鍵技術研究和方案論證。重型火箭計劃于2030年左右首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表示,中國已開始針對國際前沿技術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研究,可用于載人登月,可重復使用,具有多種用途。
俗話說衣食住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趙小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正在規劃探月第四階段,未來有可能建立月球基地。
空間穿梭:兩次探火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已獲批準,預計將于2020年左右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
數據圖: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攝
探測器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十一院研究員周偉江表示,火星探測器的氣動形狀、氣動力和氣動熱設計已經完成,正在進行試驗和驗證。
在此基礎上,后續計劃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現火星表面采樣返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楊孟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希望在新中國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們的深空探測達到100AU”。(1AU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
如果你想穿梭空間,研究人員必須找到新的動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六醫院院長劉志輝表示,他們正在與中國核動力相關研究設計單位合作,開展空間核動力方案論證和關鍵技術研究,形成核熱、核電等方案。
核熱火箭發動機通常以氫為推進劑,利用100兆瓦以上的核反應堆將氫加熱到超高溫度,理論上推力可達100噸。中國宇航員的目標是在2040年左右取得重大突破。
太空旅游:技術創新,降低成本
空中飛機概念的提出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美國航天飛機實現了部分可回收利用,邁出了重要一步,但重復使用的成本仍然很高。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三醫院院長張紅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正在開發可執行航天發射任務并多次重復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飛機。
對于普通人來說,花費數千萬美元的太空旅游仍然遙不可及。記者了解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正在開發的太空旅游項目通過開發可重復使用的運載器和降低飛行軌道來降低成本。
根據假設,每次可有5-20名乘客乘坐看起來像飛機的運載器,飛往距地面100多公里的亞軌,停留10多分鐘。運載器依靠慣性飛回地球,水平著陸。整個過程持續約30分鐘,全程自動飛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