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內運用的空調機組關鍵有兩類,一類為機房專用型中央空調機組,占有著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關鍵為歐美國家知名品牌;另一類為舒適性空調機組,在部分小通信基站內有應用,但依據調查統計說明,應用舒適性空調機組的機房內造成和發覺的問題較多。
機房內運用的空調機組關鍵有兩類,一類為機房專用型中央空調機組,占有著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關鍵為歐美國家知名品牌;另一類為舒適性空調機組,在部分小通信基站內有應用,但依據調查統計說明,應用舒適性空調機組的機房內造成和發覺的問題較多。關鍵表 現為機房內電子器件設備故障率高和舒適性空調機器設備自身的維護保養量大。導致此狀況的根本原因取決于舒適性空調的設計規范不適宜機房對溫度濕度的規定,機房對溫濕度記錄規定較高,依據國家標準GB50174-93,主要內容如下所示:
1、 維持溫度恒定(溫度起伏操縱在24±1~2oC以內)。
2、 維持環境濕度恒定(空氣濕度起伏操縱在50%±5% RH以內)。
3、 氣體潔凈度等級0.5μm/升。即在每升的空氣中,高于或等于0.5μm的顆粒物應低于18,000個。
4、 換風次數/鐘頭>30。即在已知的機房內,中央空調的排風量和機房容量的比率超過30。
5、 機房正壓力>10Pa。
6、 空調通風設備具有實時監控及撥打電話自動運行作用。
因為舒適性空調依據國家標準GB7725-1996(屋子空調器規范)設計方案,是對于人所要求的自然環境標準設計方案的,沒法完全完成以上6個作用。在機房內應用舒適性空調時引起的常見故障結果如下所示:
1. 舒適性空調沒法維持機房溫度恒定 - 會導致電子器件原氣件的使用壽命大幅度降低。
2. 沒法維持機房溫度勻稱,部分自然環境非常容易超溫 – 造成機房電子產品忽然待機。
3. 控制不了機房環境濕度,機房濕度過高 - 會造成凝結水,造成微電路局部短路。
4. 控制不了機房環境濕度,機房濕度過低 - 會造成有毀滅性的靜電感應,造成機器設備運作紊亂。
5. 排風量不夠和過濾裝置實際效果差,機房潔凈度等級不足 – 塵土的集聚導致電子產品排熱艱難,非常容易超溫和浸蝕。
6. 舒適性空調設計方案組材穩定性差 – 中央空調維護保養量大,周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