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工藝過程
先將設計的圖案蝕刻在印刷平板上,把蝕刻板涂上油墨,然后,通過硅膠頭將其中的大部分油墨轉印到被印刷物體上。
在蝕刻板上涂油墨的方法
在蝕刻板上涂油墨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將油墨噴涂在蝕刻板上,然后用一把可伸縮刮刀將多余的油墨刮掉。這時,留在被蝕區域的油墨中的溶劑揮發并形成膠狀的表面,而后膠頭下降到蝕刻板上,吸上油墨。
吸油墨與印產品
膠頭吸上蝕刻板上的大部分油墨后上升,此時,這層油墨又揮發一部分,剩下一部分未干的油墨表面更利于被印刷物體與膠頭的緊密結合。膠頭的造形要能產生一個滾壓動作,以排盡蝕刻板與油墨表面的多余空氣。在生成過程中油墨和膠頭的配合
最理想的情況是蝕刻板上的所有油墨全部被轉印到被印物體上,在生成過程中(接近10微米或0.01毫米厚的油墨附著被轉印到基質上)膠頭印刷容易受空氣、溫度、靜電大小等影響。如果從蝕刻板到轉印膠頭,到基質的整個過程中,揮發速度和溶解速度正好控制在平衡狀態,那么才算是進行了成功的印刷。如果蒸發太快,油墨被吸收前就已干涸。如果蒸發太慢,油墨表面尚未形成膠狀,不易使膠頭和基質附著。
移印機新技術移印機向著自動化方向發展是業內的共識。這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也是移印技術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自動化程度高的移印機比較普遍的是轉盤式輸送的移印機,其印刷過程是完全自動化的。受自動化程度的影響,絕大多數企業在考慮印刷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方面的對策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即使這樣的移印機,要想完成真正的自動化印刷也要面臨不少挑戰。
通用的全自動移印機比較少見,但以特定產品為對象的全自動移印機還是有很多的驚喜。例如,印刷CD光盤的全自動移印機、印刷酒瓶蓋的全自動移印機等。移印機的自動化實質上意味著產品輸送的自動化,至于移印印刷部分則變化很小。各種新技術信息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其它印刷技術的滲入,讓我們產生新的靈感,客戶的要求將激發印刷機生產企業的激情。
卷簡紙移印機
任何印刷技術都必須面對兩種輸紙方式,一種是單張紙,一種是卷筒紙。只有移印工藝中沒有卷筒紙的機器。前面已經談過,移印技術是惟一沒有和紙張印刷融合的技術。如果說移印技術在紙張方面確實沒有優勢的話,主要應歸因于紙張幅面很大。
像常規不干膠紙張那樣類型的印刷用移印技術也許是可以實現的。它在紙張方面印刷圖文,不存在技術方面的問題。它的印刷面積很小,相比樹脂版不干膠印刷機,移印卷筒紙機制造難度小,操作更方便,價格更低。從技術角度來講,既然網版印刷能夠用在卷筒紙的印刷,那么移印用在卷筒紙上就更沒有問題了。據估計,將會在一年之內有樣機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