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4年中央空調發明以來,中央空調已經使用了近100年。在中央空調逐漸取代傳統空調地位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種叫做空調疾病的疾病,實際上是由于人們日常使用空調的不科學造成的。今天,我們挑選了五個有代表性的中央空調使用誤解,以幫助您更健康、更安全地使用中央空調。
介紹中央空調使用誤區
空調溫度設置過高或過低,對實際使用有兩個影響,也會影響空氣壓縮機的使用壽命。科學研究表明,夏秋兩季最舒適的溫度約為26℃,如果是冬天,人體感覺溫暖的溫度在28左右℃。另外,如果在習慣溫度的基礎上將空調提高1℃,可節省10%的電力負荷;使用空調的睡眠功能可節省20%的電力。
我們以前談過溫度,但事實上,為了省電,在室內使用大于產品設計空間體積的小型空調時,也會對空調的功耗產生很大的影響。其原理與高溫/低溫一致,也會增加空調故障的可能性。IT百科全書提醒消費者根據面積選擇合適的匹配空調。
有些朋友喜歡出汗回家立即打開空調吹,或有意或無意地讓空調出風口直接上床睡覺,前者會使體溫急劇下降,身體可能無法忍受,誘發感冒等疾病;后者可能使身體長期處于低溫,但也容易引起頭痛和感冒。事實上。
空調出風口應偏高,一般設計在墻角,與床隔一段距離。
空調長時間運行后,灰塵和污垢會影響濾網,導致風簾風量和制冷效果惡化,降低空調使用壽命,增加功耗。一般來說,空調濾網最好每兩周清洗一次(經常使用)。如果空調只在晚上打開,可以每月清洗一次到半個月。
不通風也是吹空調的主要原因之一。長期在空調環境中工作和學習的人會出現鼻塞、頭暈、打噴嚏、耳鳴、疲勞、記憶喪失等癥狀,由于空氣循環不良,環境無法改善。這些情況與長期的室內通風有關。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生活139 如何使用中央空調 中央空調誤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