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東方時尚季·2021青島時裝周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新聞社記者:以前時裝周的名稱是“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今年時裝周改為“青島時裝周”,請問組委會對時裝周改名有何考量?
馮偉答:青島時裝周已走過20個年頭,從第一屆開始,它的名稱就是“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在初創時期青島的服裝產業特別是時裝產業應該還是比較稚嫩,第一屆時裝周我們做了一個盤點,整個青島市沒有一個女裝品牌,當時服裝工業比較發達,但是大部分都是男裝和針織服裝,比如耳熟能詳的即發、紅領、巴龍等等這些都是做西裝的,女裝基本上是沒有的。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青島時裝業已經在逐漸的成長、壯大,我們青島已經擁有了一批時裝品牌和時裝設計師隊伍。像前幾屆時裝周大家都知道,包括一華正紅的張一華是中國十佳,另外包括陳聞老師是中國金鼎設計師。現在的中國十佳設計師陣容里面我們也有好幾個了,另外我們自己也培育了一批大大小小的時裝品牌,在行業內小有影響,另外這幾年我們包括東方時尚中心、紡織谷一些中國金鼎設計師逐漸開始入駐,這是設計師隊伍方面。
另外是品牌隊伍,整個時裝周經過20年的發展,一些國際上知名的設計大師也曾經在青島時裝周進行發布,比如扎伊采夫、安德烈·金、古川云雪在國際時裝界都是非常有名望、有影響的一些設計師,經過這20年的發展,青島時裝周已經成為一個在國際上小有影響,在國內特別是行業內有比較大影響的一個時裝周。按照時間來講青島時裝周在全國是排第二,北京時裝周排第一,青島時裝周從2001年開始,上海時裝周、深圳時裝周起步比較晚一些。從規模來講,青島時裝周排第四,特別是去年因為受疫情影響,深圳、上海等很多活動都移到網上,線下規模也是很大的,所以在排序上在國內也是排在前面的。
經過這些年發展,特別是產業推動方面越來越發揮作用,特別是國外東南亞、日韓的設計師逐漸看好青島時裝周,像去年在時裝周發布會上,第一次做發布的EXR是韓國知名品牌,當天晚上在時裝周賣貨300多萬,賣斷貨了,時裝周的魅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強,這是從時裝周的發展來講已經比較成熟了。
第二,作為一個時裝周,我們堅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青島時裝周一是在成長,第二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國際認可度越來越高,國內認可度更高。巴黎時裝周沒有冠以法國和國際字眼,一樣可以被國際認可,全世界都在聚焦它,它并沒有“法國”或者是“國際”這些字眼,當然它的時間比較長,包括倫敦時裝周、米蘭時裝周,都沒有國際、英國、意大利等這些字眼,所以作為一個成熟的和有影響力的時裝周都沒有這些字眼,我們今年去掉這兩個字眼,第一是標志著青島時裝周在成長,我們的服裝產業在成長;第二,也是我們對這項工作的一項自信。
所以從今年開始,青島時裝周20年了,就像一個姑娘成長到20歲已經進入了待嫁的年齡,亭亭玉立,時裝周經過20年的成長也在不斷的豐滿、不斷的長大,整個組織形式、內在運行機制愈來愈成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所以我們也有這個自信,今年就簡稱青島時裝周,上海時裝周一直叫上海時裝周,但是上海時裝周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從這一屆開始就把這兩個字眼去掉了,謝謝大家!
中國民生新聞網記者:青島時裝周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越來越大,請問如何進一步突出時裝周在本土化、國際化和全城時尚方面的新舉措和新格局?
馮偉答:青島時裝周轉型以來,定位就是“三個貼近”:第一是貼近企業,第二是貼近行業,第三是貼近市場。一個有影響、有生命力的時裝周如果離開了市場、離開了企業、離開了行業,行業包括國內行業、國際行業以及買手、銷售、設計師,這個時裝周是沒有生命力的,也是辦不下去的,青島時裝周之所以能夠持續20年,就是因為我們不斷地在探索、在改變、在轉型。所以青島時裝周堅持本土化這個原則,也是近幾年在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前面經驗的基礎上得出來的。
如果本土的設計師、本土的企業不參與,青島時裝周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從政府的角度出發,就是為青島企業、青島行業、青島產業、青島經濟發展服務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國際上的通行做法也是這樣的,比如巴黎時裝周,如果沒有迪奧、沒有香奈爾等品牌的支撐,巴黎時裝周是沒有生命力的。去年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迪奧投資1000萬歐元打造線上時裝周參與的作品,在巴黎時裝周期間進行發布。當然大家褒貶不一,做的非常炫,非常能體現出一個國際奢侈品牌的風度和風采,同時作為時裝周這個活動大家又有一些覺得挺遺憾的,因為時裝周第一大家是作為一種儀式來參與,在線下看時裝周發布秀,男士要穿正裝,女士要穿盛裝,但是在線上在電視上看,就可以穿著很隨意的家居服看電視就可以了,大家普遍反映缺少一種儀式感,第二是缺少線上感。每一場發布秀都是聲、光、電和線上感的一個結合,除了有非常靚麗的時裝作品以外,還要有非常靚麗的時裝模特,怎么樣去體現這種線上感呢?通過光,光都是很專業的,聲就是現場的音樂,給大家一種感覺,所以搬到線上以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影響。
剛才說的這些問題,作為巴黎時裝周體現的是本土的品牌,首先是為本土打造。因為巴黎時裝周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很多比較高端的設計師趨之若鶩,但是巴黎時裝周想參與一次是不容易的,收費非常貴,青島設計師在巴黎時裝周做的發布,是不是官方目錄的不一定,至少也要花幾百萬,基本上是二三百萬人民幣以上,如果進官方的發布要五百萬以上,為什么呢?因為你是外地的,不是本土的,所以是純商業的。青島時裝周也是這樣的,作為米蘭時裝周也是一樣的,米蘭時裝周也是首先服務于自己本土的品牌。像米蘭時裝周、巴黎時裝周,都是本土品牌在支撐著,青島時裝周也是這樣,我們打造時裝周就是為青島本土的設計師、本土的企業、本土的產品打造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不是封閉的,而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它首先面向日韓市場、面向東南亞市場,然后兼顧“一帶一路”,將來青島時裝周也會走出去做這種推廣,讓大家都知道,都來參加。
通過這個時裝周的舉辦,將來可以把國外的一些好的設計也引進來,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當然把他們引進來不是為了占領我們的市場,更重要的是加強行業交流,這樣就達到舉辦時裝周的目的,為企業、產品、設計師打造一個高端的展示、交流、交易、學習的平臺,促進青島本土企業的發展,促進本土設計師的成長。
大眾網記者:青島時裝周一路走來,在推進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請問本屆時裝周如何進一步發揮促進我市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馮偉答:青島時裝周和產業的結合,我們也是在努力的嘗試,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讓它結合得越來越緊。市委市政府對傳統制造業的發展非常重視,去年專門下發了推動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而且在去年疫情比較緊、財政經費比較緊的狀況下拿出1千多萬作為鼓勵傳統制造業發展的措施。在傳統制造業里面青島首當其沖有兩大產業,一是食品,二是紡織服裝產業。紡織服裝產業是青島的基礎產業,也是青島的母親產業,大家都知道原來老青島家里面七大姑八大姨里面肯定有一個是干紡織的,紡織產業當時是1—10廠,還有其他的毛巾廠、針織廠等,基本上涉及到每一個領域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青島人的親戚朋友基本上都有干紡織的,足見紡織工業對青島市經濟的滲透和影響。
到今天為止,青島紡織工業經過前幾年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萎縮,原來比較常項的梭織剩下即發的10萬紗錠,最近即發再上10萬高端紡紗的紗錠,無非就是20萬紗錠。整個紡織服裝經過二十年的培育仍然在起步、發展,我們的品牌還不夠多,企業還不夠強,品牌影響力還不夠大,包括設計師隊伍也不夠強大。
作為紡織服裝業怎么發展?對我們確實是一種挑戰或者是壓力,青島國際時裝周恰恰又是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一個平臺和引擎,大家知道時裝周首先體現的是時尚,市委市政府把時尚城建設作為城市的產業發展很重要的方面。離開了時尚,時尚城可能就缺點東西,巴黎作為重要的國際時尚城,如果沒有巴黎時裝周,估計巴黎就撐不起時尚城的位置,米蘭也是這樣,倫敦也是這樣,紐約也是這樣,包括上海也是這樣,上海市政府對時裝周的發展是非常重視的,是以時裝周為載體,除了推崇時尚的發布,更重要就是交易和展示,包括技術的交易,去年我參加上海時裝周,上海時裝周搞了一個新材料展,看了以后讓人耳目一新,很多新的材料我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比如糖纖維,大家現在耳熟能詳的就是莫代爾、海藻纖維,海藻纖維是青島的特色,像類似于莫代爾大家耳熟能詳的雖然屬于新材料,但是時間比較長了,還有天絲,在行業內叫再生纖維素纖維,我去看了以后有很多新的材料,像美國合作開發的糖纖維,就是有點類似于海藻纖維一樣,從吃的糖里面提煉出來的,然后做成面料、做成服裝,非常棒。糖是可以吃的東西,穿在身上第一是親膚,和皮膚的接觸很舒服;第二可以抑菌、透氣、吸水,這個材料非常好,類似這樣的材料很多,這幾年上海市的車用纖維全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可能大家都開車,搞不好就是車內飾的座椅套、棚子上面的布,甚至座椅里面的防震層都有可能是他們出的這種車用纖維。奔馳等大牌車用布都是他們來供的,所以現在通過時裝周來促進了產業的交流,促進了產業相互之間的新思維的碰撞,也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合作。
青島時裝周一直在致力于做這些工作,包括買手節、網紅包括線下的展示、論壇等活動,都是和整個產業結合在一起的,應該說大家目前整個行業內對這一塊還是給予認可的。
另外,根據省委的要求,青島時裝周致力于打造半島一體化,去年時裝周發布了一個白皮書,整個半島企業來協同推進,這都是青島時裝周作為推動產業能夠高質量發展的一些嘗試性的內容,另外在時裝周期間舉辦了一些展示活動,一些新材料、新設計甚至推新人,今年青島時裝周期間有青島服裝設計師協會舉辦的2021年度青島新銳十佳時裝設計師評選,搞這個大賽,目的就是推新人、推新品,聚力提升青島原創設計水平,進一步補齊紡織服裝在產業鏈方面人才的不足,一些優秀的人才通過大賽不斷的涌出,成為青島紡織服裝工業發展的一個后備力量。
另外,今年還有一些發布、論壇、展銷等主題活動,通過“即秀即購”等方式,采取“線上直播”“網紅帶貨”等模式全方位放大青島時裝周平臺交易的疊加效應,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一些,整個疫情的防控要放在前面,青島時裝周原來定在8月份,因為疫情,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停了,現在疫情緩和,及時地把它啟動起來,這樣第一是不斷線,第二是這個活動作為青島市全市紡織服裝行業發展重要的一個平臺和節點,要把它堅持下來。
關于高質量的內容,青島時裝周還有很多內涵性的東西,通過時裝周不光是搭建一個平臺,更重要的是對城市影響力的一種推廣,對青島產業影響力的推廣,對青島企業品牌影響力的一種推廣,通過這些推廣來放大青島紡織服裝工業的影響力,重現“上青天”的輝煌,把紡織工業再推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