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見過螃蟹,吃過螃蟹,但是螃蟹的種種傳奇經歷,奧妙構造和機能并不是大家都明白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螃蟹的小秘密,有記錄說。法國博物館動物實驗室的科學工作者證明,螃蟹是使用它們特殊的口器和蟹鉗來發聲的,它們能發出近30種“聲音”,比如它們在吃東西的時候發出“咯咯咯”聲,顯然這種聲音代表進食的信息,研究人員,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把5只螃蟹分別飼養在一個大水池的各個石頭縫隙中,開始的時候,它們安分守己,并且“沉默寡言”,但是當將一條死魚投給其中的一只,只見它開始咀嚼時,發出“咯咯咯”的聲響,另外4只本來很安靜的螃蟹,一聽到這種聲音,紛紛開始活躍起來,迅速的爬到那只吃的津津有味的同伴那里,也想分一杯羹。
當螃蟹在爭吵或打架的時候,會發出敲擊聲,這也是恐嚇的信號,螃蟹本身還有不少有趣的現象,螃蟹體內有一種特殊的生物鐘,能使得蟹殼的顏色出現規律的變化,有一種招潮蟹。白天顏色變深,晚上顏色變淺,黎明的時候又變深,這種蟹顏色變化的時間,每天比前一天晚50分鐘左右,這個時間點正是每日海水漲潮后推遲的時間,看來招潮蟹還能根據討厭和月亮的運行來校準自己的生物鐘,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去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
招潮蟹
螃蟹的顏色,主要是它們甲殼下面真皮層中的色素細胞在起作用,真皮中散布著各種顏色的色素細胞,能隨著光線的強弱或環境的改變而伸縮,各種色素細胞吸收和反射關線的長短波長不同,就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來,色素細胞伸張時,色素就隨著細胞的四周放射而分散,色素細胞的面積擴大了,色素分子變大了,接受光線的量大,機會也多,顏色變得顯著起來,相反,色素細胞收縮時面積縮小了,色素變小,接受的光線量小,機會也少了,色素有隨著細胞的收縮而集中,有時縮成極小的斑點,顏色就變淡或者不明顯起來,各種色素細胞對光線強弱的反應不同,因此細胞的收縮和伸張情況也不一樣。螃蟹進過蒸煮以后,身體會變成橘紅色,這是因為原來的色素在高溫之下,遭到了破壞發生了分解,只有紅色素尚存,凡是紅色素多的地方,比如背部,就顯得紅些,紅色素少的地方,比如腹部,就比較淡些。
更為有趣的是,螃蟹的8只腳不僅是它爬行,捕食和防御敵害進攻的有力武器,而且還是奇特的味覺器官,有人試驗過,使螃蟹爬行在肉汁浸過的紙面,它便立刻感受到了肉味的甘美,抓住紙張不放,咬食起來,螃蟹嘴最奇特就是它的器官再生能力十分的強,肢體都有預先長好的折斷線,在遇到天敵的時候或者遭受敵害時,它會立即收縮一種特別的肌肉,斷去這一肢體,趁敵害全神貫注的對付那個仍能活動的肢體時,逃之夭夭,它斷去肢體時連血液都不流,這是因為肢體內有一種特別的膜,將神經和血管完全封閉,與此同時,肢體又會立即供應傷處各種營養物質,很快的長出斷肢,如果一只蟹眼睛遭受損害,它也會長出一個新的蟹眼來,螃蟹的雙眼如果全部損害,它還能在眼窩處長處一對觸角,用來探測周圍的各種環境,它的再生能力簡直讓人嘆為今止。
螃蟹給人啟示很大,現在,仿生學專家開始研究螃蟹的生理構造和技能,以便給人類提供更多的科學技術藍圖,揭示出更多生命現象和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