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沖壓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給生產帶來不便,下面介紹一下常見故障以及解決辦法。
1、翻邊整形制件變形
在翻邊和整形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制件的變形現象,在非表面件中一般不會對制件的質量產生多大影響,但在表面件中,只要有一點變形就會給外觀帶來很大的質量缺陷,影響整車的質量。
原因:
由于制件在成形和翻邊的過程中,板料發生變形、流動,如果壓料不緊就會產生變形;
在壓料力夠大的情況下,如果壓料面壓料不均勻,局部有空隙的話,也會出現以上情況。
解決辦法:
加大壓料力,如果是彈簧壓料可采用加彈簧的辦法,對上氣墊壓料通常采用加大氣墊力的辦法;
如果加大壓力后,在局部還存在變形的話,可用紅丹找出具體問題點,檢查是不是壓料面局部出現凹陷等情況,此時可采用焊補壓料板的辦法;
壓料板焊后與模具的下型面進行研配。
2、刀口崩刃
模具在使用中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崩刃,都會對制件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它是模具修理中最常見的修理內容之一,對刀口的崩刃修理步驟如下:
根據崩刃的情況,如果崩刃很小時,通常要將崩刃處用砂輪機磨大些,以保證焊接牢固,不易再次崩刃;
用相應的焊條進行焊接,目前我們采用的是D332焊條來對刃口進行堆焊。堆焊之前一定要選好修理的基準面,包括間隙面和非間隙面;
將刃口的非間隙面修平(參考事先留下的基準);
對照過渡件進行劃線,如果沒有過渡件可以用事先留下的基準進行粗磨間隙面;
上機臺對間隙面進行修配,可借助粘土等輔助研配。在修配過程中一定要小心,開動壓力機時盡量慢,必要時用裝模高度調整向下開,以避免刀口啃壞的現象發生;
刀口間隙要合理,對于鋼板沖壓模,單邊刀口間隙取板料厚度的1/20。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用板料試沖的辦法來檢驗間隙的大小,只要剪切后制件的毛刺達到要求即可,一般情況下,毛刺大小的判定標準是,毛刺高度不大于板料厚度的1/10;
檢測刀口的間隙面是否與剪切的方向統一;
間隙配好后,用油石將刀口的間隙面推光滑,以減小生產中板料與刀口的磨擦及廢料下落的阻力。
3、拉毛
刀口崩刃拉毛主要發生在拉延、成型和翻邊等工序。
解決方法:
首先對照制件找出模具的相應拉毛的位置;
用油石將模具相應的位置推順,注意圓角的大小統一;
用細砂紙將模具推順部位進行拋光,砂紙在400號以上。
4、修邊和沖孔帶料
修邊和沖孔帶料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修邊或沖孔時模具的壓料或卸料裝置出現異常。
解決方法:
根據制件帶的部位找出模具的相應部位;
檢查模具壓卸料板是否存在異常;
對壓料板相應部位進行補焊;
結合制件將焊補部位進行修順,具體的型面與工序件配制;
試沖;
如果檢查并非模具壓卸料板的問題,可以檢查模具的刀塊是否有拉毛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