鰩魚,是一群板鰓魚類的通稱,它們的身體平扁,斜方形或者菱形,尾延長,或者呈現(xiàn)鞭狀,背鰭有兩個,一個或者沒有,臀鰭消失,尾鰭小或者沒有,它的頭部表面眼睛的正后方有兩個噴水孔,海水由此進入鰓孔,鰩魚一般是以小魚,蝦和貝類為食物,強壯的肌肉控制它的上下顎,便于抓取和吃下食物。
鰩魚的尾巴進化成了長長的鞭子似的尾巴,上面長有一個堅硬帶倒鉤的刺,這根刺用于殺死獵物和防御敵人,在需要進攻的時候,它們能夠靈活迅速的使用這個武器,即使是游在鰩魚強的動物也難逃被刺死的命運。今天我們來盤點鰩魚中的兩大殺手——鋸鰩和電鰩,它們一個擅長“物理攻擊",另一個擅長”魔法攻擊“。
在我國的南海,有一種奇特的鰩魚——鋸鰩,它的頭上長有一塊又長又扁,像“鋸刀”那樣的東西,鋸刀上的齒足有幾厘米長,鋸鰩游動起來,像兇神惡煞一般,一般動物見到它都會躲起來,鋸鰩的鋸是它捕食的工具,也是對付天敵的武器,它用鋸齒翻攪海底,尋覓小動物充饑,有時候鋸鰩也會突然沖入魚群,用它的鋸左右開弓,把魚殺傷以后飽食一頓,因此,鋸鰩是海洋漁業(yè)中的一害。
鋸鰩是一種卵胎生動物,一次能生出十幾天小鋸鰩,有趣的是,小鋸鰩在母親的身體里很老實,不傷害胎盤,原來它的鋸被一層薄膜包裹著,出生之后,薄膜脫落,它鋒利的鋸齒顯示出來,就馬上出來獵殺其他魚類,鋸鰩是一種罕見的魚類,也是一種上等的美味佳肴,因為它的鰭,也就是“魚翅”是高級的營養(yǎng)補品,還有它的鋸齒對于古董店和博物館來說是難得的收藏對象。
有些種類的鰩魚還衍生出額外的武器——毒液,還有些鰩還長有一個發(fā)電裝置,能夠在水中發(fā)電,這些鰩被稱作電鰩。
電鰩一般體長在60厘米長左右,身體扁平,頭和胸部連在一起,拖著一條棒錐狀的尾巴,看上去,像一個蒲扇,它能夠在水中60-100伏的電壓,能夠擊斃水中的游魚和蝦類,作為自己的食物。據(jù)說我國的遠洋作業(yè)船隊曾經(jīng)到海水下排除水下故障,檢修員無意間碰到了什么東西,剛剛潛入水下,就四肢發(fā)麻,渾身戰(zhàn)栗,當?shù)氐臐O民告訴他們,這就是棲息在海洋底部的一種軟骨魚——電鰩在作怪。
其實放電的本能并不是電鰩才有,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能夠放電的魚類很多,人們將這些魚統(tǒng)稱為“電魚”、和電鰩齊名的有生長在埃及尼羅河和西非一些河流中的電鯰以及分布在中南美洲一帶河流中的電鰻等。
電魚為什么能放電,原來它們身體內(nèi)部有一種奇特的放電器官,可以在身體外面產(chǎn)生很強的電壓,這種器官,有的起源于鰓肌活尾肌,有的起源于眼肌和腺體,各種電魚放電器官的位置,形狀都不一樣,電鰻的放電器官分布在尾部脊椎兩側(cè)的肌肉中,呈長棱形,電鰩的放電器官則排列在頭胸部腹部兩側(cè),樣子像兩個扁平的腎臟,是由許多蜂窩狀的細胞組成的,這些細胞排列成六角柱體,叫作“電板”。電魚在水中放電即是為了捕食,也是逃避敵害,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不過雖然它在水中可以連續(xù)放電,但是一旦上岸了,它就會馬上斷電。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