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裁員現象時有發生。。朋友小林在裁員背景下也“光榮”下崗了。這是小林今年跳槽以來,第二次被裁了。作為管理者,小林對被裁也諱莫如深,無可奈何。
小林向職場君傾訴,由于職業發展原因,他于年初放棄了服務多年的前公司,經過半個月的奔波,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同行業的工作,老板很看重他之前的工作經歷以及前公司的行業地位,面試時恩遇有加。
雖然,他有過猶豫也想過拒絕,最終還是被boss的再三邀請而感動,同意加入。悲劇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了,不到半個月,他就被約談了。理由差點令小林暈倒:他好少與老板溝通工作,很快他就失去了跳槽后的第一份工作。
隨后,經過近一個月的艱辛,小林又跳槽到同行業的另一家公司,老板跟他聊了不到兩分鐘,就拍板錄用了。
入職后發現,面臨著太多的棘手管理問題,小林此時就做好了隨時被炒和跑路的準備了。
遺憾的是小林還沒來得及跑路,雖然他期間關注過其他工作機會,幾個月后,他再一次失業了。以至于在裁員背景和招聘淡季里,近兩個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聽完他的傾訴后,職場君結合平時對他的了解,終于明白問題所在了。
首先,選擇合適的工作很重要。
工作是雙向選擇,選擇你喜歡的,你擅長的,你能勝任的。因此,你需要明晰自己的定位,規劃好自己的職業方向。比如說,你喜歡創業公司,創新而靈活,那么成熟型公司,規規矩矩的氛圍可能就不適合你了;你喜歡放權的上級,那么事無巨細、高度集權的上司就不適合你了;如果你喜歡朝九晚五的工作,那么996或997工作制就不適合你了。
比如說小林,他是戰略管理者,可是兩家公司老板都喜歡戰術性、執行性的下屬,這種不合拍的上下級關系注定了合作不能長久。
找工作,真心要做好自我需求分析,多問問自己內心的聲音。抱著寧缺毋濫的態度,哪怕失業久點,終歸磨刀不誤砍柴工。
其次,知己知彼,方能穩操勝券。
上面說到了知己,同樣知彼也尤為重要。偉人告訴我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同理,不了解所求職的工作及公司,很容易跌入溝里。
上面說過求職者明確了自己求職方向,那么下一步要如何判斷求職意向單位是否符合自己的方向呢?
做過招聘的人都知道,招聘很多坑等著你跳。
比如明明只有幾十個人的公司,規模卻寫上幾百人;比如崗位薪資預算5000到6000,卻寫著8000到12000;這種暗箱操作比比皆是。
作為求職者,面試前或者面試中要更多去了解,尤其是自己關心的問題。
小林之前服務的上司上千人規模,而被裁的一家單位實際不足100人,卻對外宣揚近1000人規模,這本是小林關心的事情,最終還是掉坑了。
因此,對于求職者而言,一定要了解該公司你所關心的問題。
找工作,真心要做好意向單位調查,避免自己入坑。
好的平臺助你升職加薪,擁有美好的職業前景。
再次,你有資本挑選心儀的工作前提下,一旦你跳入坑里,要學會及時止損,重新選擇。
我們要知道,一份爛工作,不僅浪費時間和生命,甚至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萬劫不復。
如果,你不幸跳入了不適合自己的公司,并且你自己無法努力適應,那么,及時止損,跳出坑是最明智的選擇
。就好比辭職信爆紅的杭州女孩,如果及時止損,或許會擁有一個更好的職業道路。
總之,所有的選擇以及止損,都需要你隨時保持跳槽的能力,因此,我們練好職場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