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說: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人類在這世間,只是須臾一瞬,但這顆星球卻是長久而永恒的存在。在科技并不發達的古代,我們無法探究這顆星球的奧秘,并且對于地球的各方面一知半解,一直認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
哥白尼的日心說
而在早期,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哥白尼推翻這一結論,首次提出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布魯諾和伽利略也極力贊成。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開始了解地球的全貌,也發現在太陽系中地球并不處于中心位置。先人們用身軀和血淚為人類探尋科學的真相,才讓人類了解到地球是圍繞太陽旋轉的事實。
人體的晝夜循環
對于科學如果了解得越多人類便越會察覺自身的渺小,“日心說”被證實讓我們清楚地明白四季更替、晝夜循環的原理,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人類通過不斷地探索又在宇宙中發現更多的天體,或許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或許在太陽系外會有更高級的文明,而對于宇宙這個混沌世界來說,未知的永遠在未來。
太陽創造的生命
托馬斯布朗說過:“生命是一種純粹明亮的焰火,我們存在的原因就是那顆無法探知的太陽?!?/p>
我們很清楚地意識到人類只是宇宙中一個極其渺茫的存在,生命從38億年前開始誕生、進化、演變、在無數的機緣巧合之下人類文明才足以誕生。雖然我們發現了很多其他的天體,但是在這些星球上卻沒有生命的存在,而對于地球來說,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科學探究才發現,地球生命的由來竟和太陽休戚相關。
地球生命的誕生
初生地球地殼薄弱,地球的內部溫度很高,火山也活動頻繁,但由于太陽的紫外線全部射到地球表面,所以合成了有機物的能源,然后小行星的碰撞導致了金屬和水的產生,從而形成了大氣,于是地球上大氣層與海洋之間開始循環,才誕生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在寒武紀物種大爆發后,生物開始展現出多樣性。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
若是思維再開闊一些,讓我們把目光放到整個太陽系,地球成為目前已知天體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與太陽系的三個“異?!泵懿豢煞?,而這些“異?!庇质欠駳w屬于地外文明的操控?我們不得而知。
太陽系的異常
據科學家研究表明,太陽給地球設置的“保護罩”可以將地球保護在一定安全的范圍內,免受大部分小行星的撞擊。這一層保護罩學名為:天體帶。
天體帶是由眾多的小型天體組成,這些小行星位于木星和火星的軌道之間,除了這些直徑較小的行星同時也存在類似谷神星等的大行星。在太陽系中天體帶是在木星的引力下維持運作的,它的作用是讓所有行星各司其職。
柯伊伯帶
除了這個天體帶,還有柯伊伯帶,它的位置在海王星的軌道之外,同太陽系內的天體帶一樣,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保護附近的行星規律運轉。地球之所以能夠規律運轉不受外部小行星的影響,天體帶功不可沒。
地月異常
月球是從古至今人類追逐的存在,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都代表著古人寄托的美好心愿。而月球與地球更是存在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親密關系。除了上述的天體帶異常,地球和月球之間也存在著一個“異常”,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衛星。這時我們就有疑問了,對于其它天體來說它們的衛星不計其數,可是為什么地球只有一個衛星?它到底發揮了什么作用?
地球受月亮影響的潮汐現象
據現有資料表明,地球受到月球最大的影響就是潮汐現象。潮汐現象直接影響人類的生活。海水養殖、海洋工程等沿?;顒印?梢哉f如果沒有月球,生命也將不復存在。并且我們所看到的月球上面坎坷不平的隕石坑也正是在這億萬年來月球為地球所阻擋的撞擊,它始終默默無聞地保護著地球,忠誠又充滿信仰。
行星位置異常
我們時常在想,在整個太陽系中,為什么就只有地球受到了如此殊榮,能夠在眾多星球中脫穎而出,難道是由于地外文明選擇了它?
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不得而知,但在整個太陽系來看,地球所處的位置就證明了它的與眾不同。一般來說天體所受的引力越大便越會靠近中心地帶,而引力較小的行星將會集中到太陽系的邊緣,但是對于木星和土星來說它們的引力要比地球大很多,但是它們卻處于邊緣地帶,因此闖入太陽系的小行星會先被木星和土星吸引過去,以致于它們不會闖落地球、威脅地球的生命安全。
地外文明
到目前為止這些現象還沒有到科學的解釋,或許真的有地外文明的存在,它們可以操控整個整個太陽系,而我們只是他們培養皿中的實驗品?當然這都只是猜想,人類誕生至今經歷了幾十億年的演變,生命是一場奇跡的開端,雖然我們不能準確地預料一切,但是人類的存在是希望的象征。
結語
科學的進步讓人類的視野越來越開闊,古人所說的飛天夢如今我們也一一實現。人類越來越不滿足現有的知識,渴望去探尋未知,雖然相較于以前,人類的科技已經產生了卓越的進步,但是對于很多未知的東西依然于事無補,所以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地去探索,不斷的去驗證那些猜想是否存在真實性。
神舟十三號飛天
對于那些異常情況的存在我們不置可否,更何況宇宙這么龐大,高級文明的存在是必然的,人類自古以來就有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習慣,而對于那些未知其實我們也沒有必要悲觀,人類科技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始終真誠的相信,無論未來如何,我們都有能力去應對那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