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經濟騰飛,人們生活豐富多彩,與近代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主要得益于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如今比較受關注的領域就包括了航天領域了,各國都在不斷促進航天科技的發展,雖然經過不懈的努力,但依然要稍遜于美國。
四次不同階段的工業革命
尤其是在20世紀美國的火箭技術可謂獨樹一幟,當時建造的土星五號火箭曾是最強火箭也是目前為止最大的火箭,可在它退役后卻再難見到它的身影,為什么美國再也建造不出“土星五號”了呢?
土星五號的光輝時刻
眾所周知,重型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是最能衡量國家火箭技術發展水平的因素。因為重型運載火箭是指將起飛質量提高 2 000 t 噸以上,或者近地軌道( 200 km 圓軌道) 運載能力達到 90 ~ 100 噸以上的運載火箭,是完成一個國家各項重大航天工程的必備武器。
不同型號的運載火箭
聞名世界的重型運載火箭“土星五號”在1967年橫空出世,1973年正式退役,在它服役期間,曾被公認為是世界上體積最大且功率最強的運載火箭,它的出現,提升了美國火箭水平,也展現了美國強大的航天運輸能力,也實現了人類在太空邁步的夢想。
土星五號
土星五號之所以被認為是最強的運載火箭,不僅是因為它的各項指標超前,還有它驚人的表現力。先從它的指標說起,僅體重就達到了2970噸,與051驅逐艦的體重相差無幾。它約是我國目前最強的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總重量的3.4倍。
長征五號
在地月轉移軌道極限運載能力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方面更是遠超世界水平,實力令人震驚。此外,在執行力方面也有著不俗的表現,發射多次,除了幾次小意外,均取得成功。
尤其是在運載阿波羅號載人飛船時,面對重約四十噸的飛船,要想送入環月軌道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土星五號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出奇地高,將飛船準確送達預定軌道。
阿波羅載人飛船的構造圖
服役期間,共運送24人到達太空,有一半的人實現了成功登月。再對比蘇聯的登月火箭N1,因爆炸只能宣布退出登月競賽。
1971年,蘇聯不甘心失敗,發射了18.4噸的“禮炮一號”,美國手足無措之際,又把土星五號推出了,經改裝后順利發射重達80噸的“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大敗蘇聯。
美蘇冷戰
1975年,美國奪得了太空爭霸戰的勝利,時至今日,依然以第一位居于太空領域。這都要歸功于“土星五號”的出現。
土星五號的由來
二戰后,美蘇在各方面不斷爭奪“世界老大”的位置,尤其在太空爭霸戰中一直你追我趕,呈現出膠著的態勢,最后美國定下載人登月的目標,誰率先完成登月,誰就能稱霸太空。
阿波羅登月計劃
雖然蘇聯率先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讓世界由此進入了“太空時代”。但美國也不甘示弱,制定了“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之所以能夠與蘇聯在航空技術上一爭高下,不僅是因為美國的地緣優勢,在二戰中受到戰爭的波及很小還要得益于火箭專家馮·布勞恩等人的幫助。
當時,阿波羅號已準備就緒,但當時的運載設備不能滿足載人登月所需的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必須研制出推力強勁、重量龐大的運載火箭。
土星五號結構圖
術業有專攻,這個難題最終交給馮·布勞恩來解決。馮·布勞恩在二戰后就一直精心研究大型和重型火箭,在對V-2 火箭進行潛心研究后,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知識,先后研制出木星系列和火星系列的火箭??梢哉f對火箭知識熟稔于心,經過反復實驗后,制造出了“土星五號”火箭。
土星五號為何不能被復制
“土星五號”是美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既然如此重要,為何卻沒繼續建造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土星五號”的建造成本太高。土星五號箭是三級結構的火箭且體積龐大,需要耗費大量燃料,燃料的造價比較昂貴,每發射一次,就需要花費1.8億美元,約合現在的12億美元,歷史上美國總共支付65億美元??上攵绻船F在的物價計算,數目有多龐大,此外,還要加上火箭的維修、研發等支出,所需費用遠超我們的想象。
“土星五號”的制造背景。“土星五號”的產生是基于美國想要爭奪太空掌控權,實現成為世界霸主的愿望,面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已率先完成進入太空的事實,美國必須加快腳步,盡快實現載人登月計劃,因此不惜一切代價制造“土星五號”火箭。
全球的太空較量
然而現在,各國經濟迅速發展,美國要想保住領先地位,在其他方面都需要進行建設,不能僅僅著眼于航天領域。
為節省開支的同時又能促進航天行業的發展,可重復使用的火箭更能得到各國的青睞,而“土星五號”雖能力強勁但屬于一次性火箭,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發展,而美國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產生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土星五號的發射升空
“土星五號”制造零件不足。美蘇太空爭霸戰最終以美國的勝利落下帷幕。至此,“土星五號”的使命也就此終結,加上當時為制造和使用“土星五號”,已耗費大量財力,美國已無多余錢財繼續制造“土星五號”。
此后,航天領域發展日新月異,已沒有制造“土星五號”的必要性,所以相關的生產線也從此消失。雖然有傳言說美國是因為“土星五號”圖紙的丟失才無法復制,但無論事實真相如何,美國都不能再復制“土星五號”。
中國對于太空領域的探索
即便圖紙依然在,但美國現在的發展核心是創造和研發,對于制造業方面,早已為節省成本外包出去,所以,所需零件也難以制作出來??偠灾?,復制“土星五號”已無可能。
結語
綜上所述,“土星五號”曾為美國航天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但現在因建造成本太高、已不能滿足當前航天領域的發展、零件難以制作等原因無法被復制,但屬于“土星五號”最強火箭的輝煌時刻一直被人們牢記。
如今退役的土星五號,成為了旅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