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的地球還是一片荒蕪,隨后海洋里出現了微生物,微生物進一步成為了海洋生物,海洋生物走向陸地成為了兩棲動物。幾億年后人類就出現在了地球的舞臺上,成為了食物鏈的頂端。
巴瑤族
時至今日,人類依舊還在進化,而生活在馬來西亞的巴瑤族就是證據,他們進化出了比正常人大50%的脾臟。進入現代社會的他們,為何難以適應?
海上之民
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海域之間,生存著一個叫巴瑤族的種族,他們之所以被這樣稱呼是因為在他們的語言當中“巴瑤”就是“海上之民”的意思。
巴瑤族
他們仿佛天生就生活在海洋之中,潛水能力極強。他們不需要依靠任何專業潛水設備,只需要帶著一個木質的護目鏡和幾塊鐵塊,就能潛入海面70米以下,并且能一口氣呆13分鐘。這個過程他們還得做劃水、捕獵等動作。
而我們現代人沒有經過訓練的話潛水有個幾十秒就很不錯了,可見巴瑤族肺活量是十分驚人的,超過了正常人的極限。
巴瑤族
巴瑤族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現存的海上游牧民族。捕魚是他們的主要生活手段,他們一天當中有60%的時間都在潛水捕魚,他們甚至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捕魚,會直接生活在一種叫做“lepa-lepa”的小船上。
他們族群里的小孩都是潛水高手,因為他們從7歲左右就開始學習潛海捕魚。他們會將捕撈到的魚類拿到市場中換取生活物質,這也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在陸地的時間。
巴瑤族
關于巴瑤族的來源還沒有具體的結果,只知道他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海上,關于他們的記載最早也是出現在公元840年,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在海上生存了1000多年。
由于長年生活在海上,他們的身體構造進化成和我們普通人不太一樣了,這也是他們擁有驚人的潛水能力的原因。
巴瑤族人身上的秘密
巴瑤族驚人的潛水能力引起了哥本哈根大學一個研究團隊的注意。他們使用現代儀器對他們進行檢測,發現他們無論會不會潛水,他們的脾臟都比正常人大50%。這說明這是先天導致的。
巴瑤族基因突變
通過基因檢測發現巴瑤族的兩個叫做PDE10A和BDKRB2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其中的PDE10A基因通過影響甲狀腺激素T4的分泌,來調節脾臟的大小。
根據小鼠實驗顯示,利用技術手段使小鼠缺乏甲狀腺激素T4,會導致小鼠的脾臟急劇變小,當注射甲狀腺激素T4的時候,小鼠脾臟就會變大。
巴瑤人脾臟容量圖
而BDKRB2基因變體被認為可能是調節血管吸收的。這就是說這個基因可以讓血液更多地往大腦和心臟輸送,從而延長潛水的時間。
隨后這項研究被發表在科學期刊<<細胞>>上,引起了其他科學家的強烈興趣,這是人類正在進化的一個新證據。事實上,任何生物都在進化,只是進化的時間跨度很大,所以我們并不能很好地察覺。同時在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巴瑤族才進化出了更大的脾臟。
人體脾臟位置
為什么脾臟越大,潛水能力越強呢?因為脾臟是人類的“氧氣存儲罐”。脾臟一般在人體中發揮著過濾血液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脾臟可以儲存血液,而血液里就包含著氧氣。
當我們憋氣的時候,脾臟會發生收縮,將儲存的血液輸送到全身。所以它越大,儲存的氧氣也就越多,從而能憋氣更久而不會窒息而死。
耳朵結構
由于潛水的時候,海水的壓強大于耳朵內部的壓強,會使耳鼓發生收縮,收縮的同時還產生劇痛。而且潛得越深,耳朵就會越痛。所以,他們會在小的時候就會把耳膜刺破,這樣潛水的時候就不會疼痛難忍。
雖然依舊保留了聽力,但是這也導致了他們的聽力越來越差,甚至會耳聾。所以,在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下,巴瑤族人擁有異于常人的潛水能力。
巴瑤人面臨的困境
他們捕魚能力高超,憑借一個長矛槍,一天也能捕獲十幾公斤的魚。不過隨著捕魚工業化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大型捕魚船進行捕撈,巴瑤族所在的海域魚類越來越少,靠著傳統的捕魚方式難以維持生活。
珊瑚礁死亡
所以他們有些人會采用有害化學物質來迷暈魚類,從而能捕獲更多的魚。但是這樣的作法對當地的海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導致大片珊瑚礁死亡。
由于巴瑤族與現代人的差異性,使他們在世界上得到關注。因為他們沒有國籍,沒有教育,對年齡也沒有清晰的概念,還有異于常人的身體結構。
對此,當局采取措施使巴瑤族回陸地生活,讓小孩接受教育。回歸陸地的巴瑤族并不能很好適應現代社會,傳統的捕魚生活難以進行,他們只好另謀出路。比如好多游客都會慕名而來,所以巴瑤族就做起了游客的生意。巴瑤族的小孩一旦看到游客到來,都會成群結隊地向游客討要零錢和食物。
巴瑤族小孩
由于常年生活在海上,一些巴瑤人會有一種“暈陸癥”的癥狀。這個癥狀不僅僅是生理上的不適,還有心理上的不適。因為回到陸地生活的他們也倍受歧視,在當地人眼里,巴瑤族的形象是文盲和貧窮。他們的排擠,導致巴瑤人更加難以適應現代生活。
巴瑤族
而當地人也沒有很好保護他們的生存,甚至加劇了他們的困境。印度尼西亞曾頒布法規,允許其他船只進入巴瑤族生活的海域,導致捕撈公司捕獲了大量的魚類,而巴瑤人所能捕獲的魚就更少了。
結語
讓巴瑤人回歸陸地生活是充滿爭議的,因為改變了他們上千年的生存方式,而繼續生活在海上的巴瑤人或是最后一批生活在海上的巴瑤人,這個特別的種群可能消失在海上。
巴瑤族
不過,進入陸地生活的他們能讓他們適應現代社會,種族的小孩也能得到教育。如果巴瑤人離開了海洋,歷時非常長的時間后,巴瑤人的脾臟可能發生退化,和我們正常人一樣,這也是一種“環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