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發現5000年前考古遺址#
都說30年中國看深圳,100年中國看上海,3000年中國看陜西,5000中國看山西。為什么5000年文化看山西呢?因為山西的的確確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我們常說,自堯舜禹時期,中華上下五千年,但是,許多人都對這個說法存有疑問。為什么有疑問呢?因為只是口口相傳的傳說,并沒有較為準確的史實。然而,最終讓世界相信,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還是源自于山西境內的一個發現。陶寺遺址考古的發掘,讓專家們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與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觀象臺、氣勢恢宏的宮殿、獨立的倉儲區等等。
經過一番考古論證,最終,考古學家們認為,陶寺遺址就是帝堯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國”。
就在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2022年考古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裴介鎮轅村發現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更加印證了如上說法——該遺址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2022年7月至今,考古人員共發現灰坑58個、房址4座、陶窯3座、漢代墓葬1座、明清時期墓葬1座,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玉石器和動物骨骼等。此項發現完整地揭示了仰韶文化早期至晚期的文化發展序列,對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發展進程中的資源控制與利用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