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個人說過,現在的實木家具貨不對板,尤其一些網購平臺上,明明商品詳情頁標準的是“實木”,實木衣架的圖片也非常正常,在一般人看來好像沒有什么問題,價格也合理實惠,但收到貨就發現不對勁了。
首先就是實物味道很大,而且衣架表面非常光滑不像是實木的肌理,其次就是它全是貼皮,而且貼皮的技術也馬馬虎虎,表面上還有明顯的鼓包,連接處封邊也沒有做好,一撕就很容易揭起一片,而這層貼皮下竟然還是密度板,看樣子這刺鼻的味道就出自于它。
密度板是人造的板材之一,因為在制作過程中會用到很多膠水,而這些就是甲醛污染的來源,如果制作過程不過關且使用的膠水質量低的話,會導致密度板產生很高的甲醛含量,果不其然,這件“實木衣架”離超標臨界值不遠了,如果就這樣直接放在臥室中使用的話,還不知道會吸入多少甲醛,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在實木市場確實存在很多網購“陷阱”。
貨不對板
這是非常常見的例子,很多網購廠商都喜歡標榜自己為實木材質,因為實木取材天然、健康環保的概念讓消費者認為這個家具很環保,但如果不注意看詳情頁極有可能會買到密度板、多層板等人造板材,嚴格上來說這些并不屬于真正的實木家具,且大多人造板材甲醛含量都偏高。
創造新名詞
既然人造板材有甲醛風險,那避開就沒問題了,可是總是有一些不良商家會鉆小空子,創造出一些新的名詞來迷惑消費者,比如什么“高密度背板”,如果不懂行的話很容易被忽悠。
混淆概念
實木的種類豐富,材質多樣,不同的材質價格、質量、色澤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些名字相似的材質還會被商家利用,比如用橡膠木冒充橡木,某些商品鏈接上寫著橡木,結果商品詳情頁卻寫著橡膠木,橡木的市場售價要比橡膠木高,且兩者之間差距還是很大的,如果沒有注意估計又是一筆“智商稅”。
文字游戲
要知道實木家具只是一個統稱,實木家具中還有全實木家具、原木家具、貼皮實木以及普通的實木家具,國家有規定實木含量在70%以上便為實木家具,而全實木則是整件家具都為實木材質,原木的意思按市場來說便是同種木材制成的家具,貼皮實木的話也很好理解。
在我們選購實木家具的時候,要謹防商家從中作梗,關于家具的材質要咨詢清楚,尤其是在網購平臺,如果家具價格過低也可能存在什么貓膩,以上就是本期內容的分享啦,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實木家具的知識,不妨評論留言哦,小編會盡力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