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從明朝時期起,就是眾多追求生活品位的成功人士、專家學者的寵兒,自古它問世以來,它便一直是價值不菲的高檔家具,從數千到十萬、百萬、千萬甚至過億都有,它算是實木行業的“翹楚”,實用且具有觀賞性,一些人苦苦追尋它,將它拿來投資收藏。
但以現代人的審美來看,紅木家具給人的感覺一是昂貴二是古舊,紅木家具于現代人而言,更多的是它所蘊含的人文價值與歷史價值,而并非實用性,紅木家具在實木市場占比很低,物以稀為貴,所以更多人選購紅木家具主要目的是用來作為收藏投資。
某紅木家具消費者侃侃而談道“9年前買的紅木家具一共花了12萬,現在賣出了68萬的高價,雖然家里不缺錢,但這個升值利潤如果在二線城市,正好能給孩子結婚買一套房,你說劃算劃算”。相比紅木家具來說,普通家具在款式、升值性、實用性和檔次上都不可同日而語。
對于紅木家具來說,材質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但也并不是唯一因素,看一件紅木家具的價格與價值,還需要購買者具備獨到的眼光,懂得如何“以品論價”。
基本要素
一件品相俱佳的紅木家具,形、韻、藝、材是基本要素,一要造型創意好,有神韻;二要料好工精;三要磨光潤澤好。紅的紅木家具造型會讓人百看不厭,當然除了造型,原料和制作工藝也很重要,雖然木材會有一點色差,但品相好的紅木家具力求完美,原料顏色要選用相同、紋理一致的木材,在做工上要求越細致越好。
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在中國的運用具有悠久的歷史,這是中國紅木家具的一大特色,也是紅木家具的靈魂,做工精良的紅木家具必須采用傳統的榫卯結構,而不是采用半榫卯結構或者半加膠水等作假現象的家具。
看木紋
紅木材料木紋由自然構成,一般在制作家具時先會對家具進行木紋“對花、拼花”工藝,因為雜亂紋理的家具往往能直接影響價值,所以好的工藝師在制作時往往對每一件家具進行木紋“拼對”,以此達到紋理自然,感觀舒適的效果。
針對上漆家具,可以用手電筒的強光照射,可以清楚地看到木紋的自然紋理,不能上漆過厚或者用大量的顏色來補充木紋,優質的紅木家具漆面是薄厚均勻的,連接細縫的位置也不會有留漆現象。
看樣式
選購紅木家具應該注意各地區以及時代的風格,比如明式家具講究簡潔實用,而清式家具講究精雕細琢,京作家具注重工精料實,廣作家具講究粗壯雄渾等等,新中式家具則兼具古典美和時尚舒適,這些可以自行在購買前做好一定的了解和知識儲備。
看做工
挑選紅木家具的時候要注意家具結構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工藝的先進性與功能的實用性,做工的精細與手工和材質的好壞是成正比的,所以精致的做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質的好壞,好的紅木家具表面干凈光滑,透著歲月留下的潤澤,紅木家具的做工講究“靈氣”,但一般人想做出有靈氣的紅木是很難的,有靈氣的紅木家具也會更加昂貴。
當然還有一點便是比例是否協調合理,外形上看起來要典雅,線條流暢,市場上的紅木家具品質不一,要想選到真正有保值、升值潛力的紅木家具,還是需要深入了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