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與生俱來便對于木材有著特殊的情懷,國人喜木、愛木、用木且藏木,這些都源于我們對實木的美好印象,在中國古代建筑、古代家具的發展歷史中,木材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材料,一部古代中國建筑史、一部中國古代家具史就是中國木制工藝的發展史,中國的古建筑、古家具都是以木結構為主體,形成了別具一派的風格與做法,也造就了獨具東方神韻的“木文化”。
中華文明講究人與自然密切融合,我們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且熱愛自然,將實木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便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融洽,當然森林中所不事雕琢的特點與古人崇尚自然的哲學認知剛好一致,因此木材在中國的建筑和古典家具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西方征服自然的“石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傳統的木建筑在布局的時候,中國人會事先考慮風水,他們認為周圍有山環保的住宅是良宅,其中以位于’“群山環保”中的宅院為最佳,房屋周圍的“山”不僅要綠樹成蔭,對“山”的形勢也很講究,所以生長在山上、叢林中的樹木,成為了建筑材料的首選。
古人還曾認為樹木是天地交流的通道,是人們與“天”交流表達自己愿望的途徑,所以古人種樹為林,伐木取材,將這取自天然的樹木蓋成房屋,拿來制作家具,雕刻成件等等,每個生活細節無不與“木”息息相關,這種做法一直流傳至今,人們已經習慣性的采用木制成家具,這不僅是源于老一輩人的習慣,也源于心中對于木的熱愛,更源于這悠久的“木文化”。
實木家具的優勢
當然除了發自內心地對實木有好感以外,實木本身也非常有實力能抓住人們的心,從它取材上就已經超過市面上的多種家具了,取材天然的它有著環保健康的標簽,透露著自然與原始的美感,從源頭上盡可能減少甲醛污染,這也是為什么家具材質豐富的當下,實木家具依舊可以站穩時代潮流的原因之一。
采用實木制成的家具非常堅固耐用,實木本身的材質硬度密度都較好,相比用個3、4年就容易壞掉的板式家具來說,實木家具的壽命要比它長個5倍左右,如果是材質珍貴,品質優秀的實木更是可以做到經久不衰。
實木的材質種類豐富,普遍具有一定的保值性,如果材質好,制作工藝和設計精良的話,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這種實木家具使用時間越長,色澤越好,越有收藏價值,紅木家具便是如此,當然除了這些我們看得到的因素以外,實木家具總是能帶給人一種溫暖的氣息,木材的清香讓人倍感舒適,還有助于人們睡眠,它帶著木有自然歲月的歷史感,讓居室看起來更有味道,難怪國人如此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