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購買家具的時候都會處于一個很糾結的狀態,家具的使用年限并不短,如果選到劣質或者搭配別扭的家具處理起來很麻煩,而且往往得不償失,這種情況出現在各類家具市場中,實木家具更是被網友調侃為“十有九坑”,在實木家具這個概念中,一些無良商家玩著文字游戲,以次充好或者用一些板式家具冒充成全實木家具高價售賣給消費者。
杭州的徐先生也是通過某網購平臺在一家旗艦店購買了一張實木餐桌,其中搭配了4把椅子和一條長凳,總共花去了3000多元,在下單前,徐先生再三和客服人員確認過該餐桌的材料是否只是框架為實木,但客服人員明確說明是全實木的,并且是全白蠟木的,在客服的擔保下徐先生下單了。
幾天之后,商品就到貨了,但徐先生打開包裹安裝桌椅的過程中便發現了其中問題,在安裝螺絲孔附近出現了“起皮、掉渣、分層”的情況,甚至用手剝一下還能“抽絲”,徐先生懷疑這根本就不是實木的,便和店家申請退貨但是未果,于是找了相關渠道進行維權。
專家表示,一般的純實木家具內外紋理具有一致性,但徐先生所購買的家具表面紋理狀態和內部呈現并不符,很有可能是后期印刷添加或者是復合板材粘貼的,沒有辦法確定內部材質是否為純實木,經過一番調解,客服這邊答應徐先生安排進行退貨處理。
其實國家標準中并沒有“純實木家具”這個詞,不過市面上的解釋大概有2種,其一是沒有用到金屬零部件的實木家具,也就是說組裝零部件也是實木的,比如榫卯結構;其二是一件家具只用了一種木材,也就是全實木家具的升級版,很顯然,徐先生所購買的餐桌這兩種都算不上。
如果他所買的桌子表面真的是木質貼片,那最多也只能算是“實木家具”,并不能稱為全實木,也就是實木材料占比在70%及以上的木質家具,除了框架實木以外,其他部分則可能是人造板材或者復合板、貼皮等之類的,它的概念比較大,如果僅僅是實木框架是不能叫作全實木家具的,我們選購的時候最好詢問清楚,選擇一個靠譜的商家可以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