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防控措施有哪些?
技術控制、人類行為控制和管理控制可從三個方面進行。
(1)技術控制
即采取技術措施控制固有危險源,主要技術包括消除、控制、保護、隔離、監控、保留和轉移。技術控制的具體內容請參考第三章和第四章。
(2)人類行為控制
也就是說,控制人為錯誤,減少人為錯誤行為對危險源的觸發。人為錯誤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操作錯誤、指揮錯誤、判斷不正確或缺乏判斷、粗心、無聊、懶惰、疲勞、緊張、疾病或生理缺陷、防護用品和防護裝置的錯誤使用等。人類行為的控制首先是加強教育和培訓,實現人類安全;其次,操作應安全。
(3)管理控制
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控制危險源。
①建立健全危險源管理規章制度。
②明確責任,定期檢查。
③加強對危險源的日常管理。
④抓好信息反饋,及時整改隱患。
⑤做好危險源控制管理基礎設施建設。
⑥做好危險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評價和獎懲工作。
拓展資料:
危險源分類
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源一般分為七類:
(一) 化學品類:有毒、易燃、易爆、腐蝕等危險物品;
(二) 輻射:放射源、射線裝置、電磁輻射裝置等;
(三) 生物學:危害個體或群體生存的生物因素,如動物、植物、微生物(傳染病原體等);
(四) 特種設備:電梯、起重機械、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場(廠)專用機動車;
(五) 電氣:高壓或高電流、高速運動、高溫作業、高空作業等非常態、靜態、穩態裝置或作業;
(六)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礦山工程、鐵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七) 交通:汽車、火車、飛機、船舶等。
數據鏈接:網絡--危險源
維修危險源有哪些?
(一、車輛維修危險源
砂輪機、汽油、電梯、千斤頂是車輛維修的危險源。事實上,安全防范對車輛的啟動非常重要,安全需要不懈努力。
第一,砂輪機
砂輪機在運行過程中容易濺起顆粒,造成人員傷害。同時,砂輪機和電纜必須絕緣良好,否則人員會觸電。
二、舉升機
電梯工作時,存在觸電、傷害、高空等危險因素。
第三,千斤頂
使用千斤頂車時,支架必須牢固,車輛應輕輕抬起和放下,以免車輛突然落下造成人員傷害。
(二、機房火災危險源:
機房外部建筑業、機房供配電系統火災、機房電氣設備火災、人為事故火災。
(1)機房內的電氣設備起火。當設備長時間連續工作時,由于質量、故障、老化或接觸,部件 電阻過大,發熱著火,點燃周圍可燃物,擴大災難。
(2)機房供配電系統起火。由于機房用電設備多,機房供電線路布線集中復雜,機房設備一般連續運行,導致機房供電線路熱量大,甚至提前老化,容易發生供電線路起火。
(3)由于機房工作人員缺乏防火知識,人為事故引起的火災違反了相關安全防火規定 操作引起火災。如果此時不能及時采取正確有效的滅火措施,火勢會蔓延,造成重大損失。這種故障還包括外部人員利用安全措施疏漏進入機房故意縱火的破壞。
鉗工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鉗工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如下:1。鉗工使用的工具必須在使用前進行檢查。2.鉗工工作臺上應設置鐵絲防護網,鑿子時應注意對面工作人員的安全,嚴禁用高速鋼作為鑿子。3.用手鋸切割工件時,應適當擰緊鋸條,以免鋸條折斷傷人。4.使用大錘時,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上下的環境。嚴禁站在大錘運動范圍內,不允許用大錘打小錘,也不允許用小錘打大錘。5.多層或交叉作業時,注意戴安全帽,服從統一指揮。6.維修設備完成后,所有安全防護裝置、安全閥和各種聲光信號應恢復正常狀態。
鉗工本崗位危險源,如何保證自己不受傷害?
掘進維修鉗工主要危險源識別卡: 1、在挖掘機截割臂、鏟板或運輸機下方的維未采取保護措施,造成人員傷害。標準和措施: 人員在掘進機、截割臂下或...
鉗工崗位危險源辯護卡中的主要不安全行為是什么?
掘進維修鉗工主要危險源識別卡:
1、在挖掘機截割臂、鏟板或運輸機下方的維護過程中,未采取保護措施,造成人員傷害。
標準和措施:
1.人員在掘進機、截割臂或轉載帶下作業時,必須采取上缸保護套、木垛支撐等保護措施。
2.在轉載皮帶下進行維護時,必須停電、關閉和鎖定皮帶。
二、掘進機安全保護裝置不完善,操作造成人員傷害。
標準和措施:
1類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可靠,安全閉鎖、急停、預警裝置齊全可靠。
整定值符合標準要求。
3.嚴格執行停電、閉鎖、上鎖、專人監控等措施。
誤送電、誤操作,造成人員傷害。
標準和措施:
作業完成后,必須摘下停電警示標志,打開閉鎖裝置,嚴格執行停電制度,堅持誰停電,誰送電的原則,嚴禁約時送電。
四、維修設備動作范圍內有人經過,造成人員傷害。
標準和措施:
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行人不行制度。
檢修試運行時,必須發出警告,確保設備運行區域內無人。
5.更換液壓元件時,液壓系統沒有卸壓,造成人員傷害。
標準和措施:
更換液壓元件時,液壓系統必須卸壓,只有當壓力表度數為0時才能工作,以防止高壓油噴射和燒傷人員。
六、不檢查工作地點的頂板和兩幫,造成人員傷害。
標準和措施:
操作前檢查頂板和兩幫,及時處理問題,確認安全后方可操作。
七:運輸、吊裝大件物品時,人員站位不當或配合失誤,造成人員受傷
標準和措施:
1人合作,統計指揮,統一密碼,步調一致。
單人作業時,扛物不要太重,同時要小心。
3.在地下吊裝重物時,人員站位得當,操作正常。
八、更換履帶板操作不當,造成履帶擠傷手指。
標準和措施:
將履帶板轉移到機尾,提升后支撐,墊木塊支撐牢固。提高履帶板時,履帶板必須用鋼絲繩綁扎牢固,履帶板必須用撬桿抬高。履帶板銷孔時,嚴禁用手指直接找正銷孔。
維修刮板機操作不當,造成人員傷害
十、掛激光指向儀時,人掉落摔傷
本崗位主要不安全行為:
1備安裝、檢修時不使用專用工具。
2.作業人員以拋擲的方式傳遞物品或工具。
3.起吊設備的維護和安裝用鉛絲代替鋼絲繩套。
4、未設置新錨桿或使用原巷道錨桿起吊維修、安裝設備。
5.人員停留在重物或吊臂下或重物運行前。
鉗工崗位安全生產重點及防范措施
鉗工工作場所應保持整潔,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及時清除走廊和工作場所的油污、積水等污垢,防止滑傷人。鉗工工作時(尤其是鑿子),其他人靠近后面,注意操作人員的動作,必要時呼叫;鉗工兩側同時操作時,雖然中間有安全網,但也要隨時注意安全,互相照顧,防止事故發生。
未經授權,不得使用不熟悉的工具和機器。一般應經設備專職負責人同意后方可使用。設備使用前應檢查,發現損壞或其他故障應立即停止。工作前必須按規定佩戴防護用具。如果防護用具失效,應立即修復或更換。在鉗工工作中,鑿、銼、鋸、鉆、刮會產生大量的切屑。清除切屑時,用刷子或鉤子,不要用手直接清除,更不要用嘴吹,以免割傷手指或眼睛。
維修人員的常見風險是什么?
機械維修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1。燙傷2。機械損傷3。壓傷4。高處墜落物5。油料損壞2。機械維修工作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必須掌握本崗位的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操作規范。
鉗工的危險源及預防措施
角磨機是鉗工的危險源,臺鉆.
正確操作,帶防護罩的角磨機,臺鉆帶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