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寒流來臨,氣溫驟降,沒有供暖的南方人早上起來在家里冷得瑟瑟發抖。
空調、電暖器這種冬季取暖工具,必須安排上了。
但空調和電暖器哪個更省電?兩者制熱有什么不同?
一起來分析一下!
01
空調和電暖器哪個更省電?
在取得同等取暖效果的前提下,空調更省電。
通過能效比進行計算:
電暖器是通過電能直接轉化為熱能,能效比為1,消耗1度電可以產生1000W的熱量。
空調是利用壓縮冷凝進行進行制熱,市面上大多數1級能效的空調,能效比為4,相當于產生1000W的熱量,只需要0.25度電。
所以當房間內的溫度達到同等水平時,電暖器需要耗費更多的電。
02
空調與電暖器的制熱差異?
1、制熱原理不同
空調:空調熱泵制熱是利用制冷系統的壓縮冷凝熱來加熱室內空氣的,制熱時氣體氟利昂被壓縮機加壓,成為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室內機的換熱器(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熱,成為液體,同時會將室內空氣加熱。
電暖器:電暖器的供熱原理是將電熱絲纏繞在陶瓷絕緣座上,電熱絲不斷被電能加熱,達到一定的溫度后,利用反射面將熱量散發出去,從而提升環境溫度。
2、使用范圍不同
空調:空調工作時吹風范圍大,加熱范圍更廣,房間溫度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
電暖器:電暖器加熱速度快,占地面積小能隨意移動,但范圍有限,只能做到房間局部供暖。
溫馨提示:使用電暖器時上面不要覆蓋東西,電暖器周圍也不要堆放易燃物品。外出時一定記得關閉電暖器,省電的同時也避免安全隱患。
所以可根據自己實際的制熱需要,進行合理的選擇工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