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方式
一)、燒開消毒:將洗滌清潔的餐具嵌入開水中消毒2-5分鐘。
二)、蒸氣消毒:將洗滌清潔的餐具嵌入蒸氣柜或箱里,使溫度升至100℃時,消毒5-10分鐘。
三)、家用烤箱消毒:如紅外線消毒柜等,溫度一般在120℃上下,消毒15-20分鐘。
四)、有機化學消毒:即應用餐具消毒劑開展餐具消毒。
有機化學消毒的規定:
1、采用的消毒劑務必是經衛生行政部門準許的餐具消毒劑,不可以應用非餐具消毒劑開展餐具消毒。
2、應用餐具消毒劑開展消毒的濃度值,務必做到該產品手冊要求的濃度值。
3、將餐具嵌入消毒液中泡浸10-15分鐘,餐具不可以外露消毒液的液位。
4、餐具消毒完華后應應用流動性水消除餐具表層上殘余的消毒劑,除掉臭味。應用有機化學消毒時,應隨時隨地升級消毒液,不能長期不斷應用。
五)、水槽洗碗機
應用餐具洗滌消毒機開展餐具洗滌消毒,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1.餐具在洗滌架子上的放置應合乎設置的規定,不能亂堆亂倒,以防危害洗滌消毒的實際效果。
2.洗機工作中溫度調節在80℃上下。
3.洗滌、消毒液應臨時性配置,隨時隨地拆換。
4.消洗結束后,應查驗餐具洗滌、消毒的實際效果,達不上衛生要求的,應再次開展洗滌、消毒。
5.水槽洗碗機應常常維修,維持其常規的運行狀態。
合格規范
餐具洗滌,消毒合格的標準:
1、餐具表面光潔,無油跡,無臭味,干躁。
2、甲基碘酸鈉在餐具上殘余量小于0.1mg/100立方厘米,分散性高錳酸鹽指數小于0.3mg/L。
3、餐具上的大腸桿菌低于3個/100立方厘米,不可驗出病原菌。
消毒錯誤觀念
對餐具而言,高溫加熱也是最多見的消毒方法,許多病原菌能都根據高溫消毒的方法消滅。可是,高溫消毒要真真正正達到效果務必具有2個標準,一個是功效的溫度,另一個是作用的時間。
腸胃散播性病的微生物菌種類型許多,常造成急性腹瀉的病菌有高致病大腸埃希菌、沙門菌、志賀氏菌、霍亂弧菌、蠟樣芽孢桿菌等。這種病菌大部分要經100℃高溫功效1—3分鐘或80℃加溫10分鐘才可以身亡,加溫溫度如果是56℃,加熱30分鐘后,這種病菌仍可生存。此外,一些病菌對高燒有更強的抵抗能力,如炭疽芽胞、蠟樣芽孢等。
因此,用餐前要熱水燙碗,因功效溫度和作用時間不夠,只有殺掉極個別微生物菌種,并無法確保殺掉大部分高致病微生物菌種。要達到效果,燒開、商品流通蒸氣或應用紅外感應消毒碗架等全是可選擇的方式。假如選用燒開,要努力做到真真正正消毒,一定要多煮一會兒,用紅外感應消毒碗架一般要達到15—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