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股份宣布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120億元,增加5元G和云計算等重點領域的投資,顯然是針對新的基礎設施,火力全開,彰顯了公司的雄心和勇氣。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4月29日,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募集資金不超過120億元,募集資金的投資項目將緊密圍繞云計算和5G兩個核心應用方向。顯然,當新基礎設施大規模啟動時,紫光股份將加速5G、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原有優勢領域,云計算領域的布局彌補了新基礎設施所需的能力和優勢。
這顯示了紫光股份瞄準新基礎設施出路,迅速走上更高速發展道路,將市值突破1000億后,拉升至2000億甚至5000多億。
如果紫光股份想抓住這個時間窗口,加強推進新基礎設施所需的能力,就需要出人意料地取勝。它不能一步一步地依靠自己的資金來滾動和推廣。它必須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和更多的戰略資金。同時,通過戰略合作伙伴進行技術研發和市場布局。
紫光股份一路狂奔 多引擎驅動
自2016年紫光股份收購新華351以來%在其股權以及其紫光軟件和紫光數字的所有剩余股權之后,紫光股份近年來的業績一直在飆升,其在云網絡領域的能力在中國CT企業前列。新華三在IT服務器、存儲、網絡等全產業鏈產品結合了紫光原有的渠道優勢,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
根據IDC新華三集團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跟蹤報告》為40.8%上半年獲得中國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桂冠。并且根據IDC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企業網交換機和企業級WLAN在無線市場,也分別是39.5%和33.2%2019年上半年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網絡管理軟件中國市場份額第一(26).6%)。在企業級無線市場中,新華三應連續十年市場份額第一!
同樣是IDC2019年第三季度,新華三集團的刀片服務器按銷量分別為46臺.3% 和 41.4% 其市場份額在中國刀片服務器市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獲得雙項冠軍。2019年前三季度,其x86服務器市場份額持續上升,整體增速高達 35.4%銷售增長率居市場第一。2019年前三季度,新華三在中國安全硬件市場份額也獲得第一(11).0%)。
所有這些都反映了紫光股份及其新華三在相關領域的領先地位,反映在市場上,是其業績和盈利能力的突出表現。
然而,如果你想上一層樓,單靠紫光自身的造血能力是無法快速突破的。
紫光股份最新年報已于2020年4月24日發布,表現突出。報告顯示,紫光股份2019年年收入541億元,同比增長11億元.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43億,同比增長8.08%。在具體收入方面,數字基礎設施和服務收入為290億元,同比增長33億元.25%。
可以說,紫光股份的年度報告已經非常漂亮了,但僅僅依靠紫光股份自身的造血能力,如果你想盡快覆蓋新基礎設施的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領域占有足夠的份額,需要更長的布局時間。
在這里,我們不難理解紫光股份在最近的股權轉讓和尋求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后,立即宣布了固定增長計劃的重要原因。
根據公告,紫光股份募集的120億資金將主要用于5G、關注云計算技術和研發投資5G相關網絡產品芯片規劃研發,重點關注交換機芯片、小基站芯片等細分板塊;二是繼續鞏固云計算底層軟件應用開發平臺和產業化進程;并構建ICT智能工廠,保障ICT從研發到服務全過程的整合與可持續。
這是圍繞新基礎設施實現紫光股份多引擎驅動的重要舉措。
50萬億市場的新基建 誰最有資格貢獻主力?
正如專家們一直強調的那樣,新基建并非始于2020年。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基礎設施、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3月4日,中國 央 政 治 局 常 務 委 員 會 提 加快國家規劃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礎設施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門詞匯。
基礎設施可分為傳統和新型。
傳統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橋梁等。在這一領域,中國相對完善,但仍存在不足。然而,經過多年的建設,中國成功地獲得了基礎設施狂人的稱號,這表明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能力和成就。
許多專家將新的基礎設施解釋為包括在內 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在這些領域,中國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也是紫光股份的領先地位CT企業擅長什么?
最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首次明確了新基礎設施的范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二是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創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表示,新基礎設施不同于鐵路、公路、水利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服務于新產業、新商業形式和新商業模式,即新經濟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
如果說傳統基礎設施在中國取得了無數傳統的基礎設施公司,那么有理由相信新的基礎設施將取得更多的準備CT一帶一路是企業幫助新基礎設施的發展,與傳統基礎設施領域一樣,可以幫助更多的國家建設新基礎設施。
這是紫光股份看到的巨大機遇,也說明像紫光股份這樣的公司即將到來的閃亮舞臺已經正式拉開帷幕。
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立輝曾寫道,新基礎設施是具有新一代技術和社會特色的基礎設施項目,是基于數字、智能技術軟硬項目,包括云計算系統和大數據中心、工業物聯網和消費物聯網、新一代人工智能、新物流系統和數字存儲等。
紫光股份要想成為新基建舞臺的主角之一,就要在軟硬各方面都足夠優秀,做好布局。
2020年2月14日,政府出臺新的再融資規定,定增市場備受關注。紫光股份也借此機會,通過定增等金融手段,迅速獲得R&D和布局所需的大量資金,為紫光股份打造更強大的新基礎設施力量源泉。
而也有望將紫光股份的股價推向新高。
畢竟,強者可以永遠堅強。
對于這樣一個積極要求上進、不斷提升優勢的企業,市場有什么理由不愛?
正如海通證券之前的一份研究報告所說,紫光股份的合理價值范圍應該是74.00-83.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