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2020年2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8.與去年同期相比,5萬輛和31萬輛分別下降了79輛.8%和79.1%。2月份乘用車銷量為22.4萬輛,環比下降86輛.1%,同比下滑81.7%。
中汽協表示,2月份銷量下滑主要是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負面影響,企業生產水平低,消費需求嚴重抑制。
我們無法準確判斷今年的全年情況,但結合目前的情況,今年的下降肯定比之前預期的-2要低%中國汽車協會副秘書長書長徐海東說。
獨立品牌市場份額增長9.7%
從1-從2月份的累計市場份額來看,獨立、德國和日本品牌都有所增長,而美國、韓國和法國品牌的市場份額繼續下降。根據中國汽車協會公布的數據,2020年2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52%.6%,同比提升9.7%;其中,中國品牌汽車同比增長10.9%,SUV同比提升7%。
數據來自中汽協。
據中汽協分析,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上升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東風本田、神龍汽車、上汽通用等外資品牌車企重要工廠布局在武漢,受疫情影響較大;
第二,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的生產經營策略不同于外資品牌,前者決心復工復產。
中國汽車協會強調,由于2月是一個特殊時期,銷售和產量總體水平較低,市場份額數據參考不足,不能盲目樂觀。未來的市場競爭仍然非常激烈,中國品牌仍然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
從車企來看,上汽集團是13.8萬輛銷量居第一,吉利汽車以5000輛差距緊隨其后。值得注意的是,1-2月累計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總銷量為204萬輛,占行業總銷量的91%.2%市場集中度高于同期。
新能源汽車遭遇滑鐵盧
2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9951輛和12908輛,同比下降82輛.9%和75.2%。純電動乘用車2月銷量9291輛,同比下降73輛.8%;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售出2190輛,同比下降82輛.6%。自2019年6月26日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下降以來,銷量持續下降。
數據來自中汽協。
車企復工率達90%
在生產方面,中國汽車協會密切跟蹤了23家汽車集團。截至3月11日,23家企業的復工率為90%.1%員工返崗率達到77%其中,長安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江淮汽車、華晨汽車等企業已全面復工。
汽車企業復工面臨六大挑戰:生產資料供應受阻;整車銷售恢復緩慢;企業應對標準法規的難度大大加大;企業出口壓力大;防疫物品不足影響員工工作;企業資金緊張。
對此,中汽協建議有關部門加快湖北汽車企業復工審批進度;保障防疫物資供應;降低成本支出,減輕企業負擔;保障中小企業安全,減少疫情影響;
呼吁出臺增產促銷政策
對于汽車行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中國汽車協會提出了穩定增長、促進消費的相關政策建議,包括加快湖北企業復工復產;保障就業,提高物流效率;調整雙積分考核,延緩國六標準車型等積極減負政策;優化和延續新能源補貼政策,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盡快出臺一系列激發消費潛力的政策。
其中,在相關促進消費方面,中國汽車協會建議在限購區適當增加汽車牌照配額,解除新能源汽車限購禁令;個人購車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調整小排量(1).6L以下)乘用車購置稅率;出臺汽車下鄉促進消費政策;減免國三排放車輛購置稅;增加汽車財政支持;提高汽車出口增值稅退稅稅率,促進汽車出口;促進二手車流通消費。
汽車行業在消費和市場方面應該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如果政策不及時出臺,汽車市場的下行趨勢將繼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石建華表示,相反,如果能及時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補貼新能源汽車,將對整個汽車行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汽車協會認為,今年汽車工業在2月份觸底,預計3月份將復蘇。在現有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預計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汽車工業將全面恢復。(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