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鐵磁浮召開中低速磁浮路基床及新型承軌梁技術研究中期成果(含模型試驗方案)評審會,對中鐵磁浮承擔的中鐵建設科技兩大子項目進行中期評審。
本次評審會由中鐵磁浮技術研發中心負責人主持,邀請中鐵建設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丁正全、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曉和、中南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馬云、武漢理工大學教授李芬、中鐵磁浮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林全榮擔任本次會議的評審專家。
據了解,本次評審涉及2018年中國鐵路建設重大科技專項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套技術與工程應用(合同編號2018年)-A01)中低速磁浮低結構路基床關鍵技術研究和中低速磁浮低結構新承軌梁關鍵技術研究兩個子課題。
在評審會議上,研究小組詳細報告了項目的進展、中期科研成果和即將實施的模型試驗計劃。兩個子項目都完成了理論分析研究和數值模擬分析研究。基床研究首次提出了適用于中低速磁浮的路基床設計方法,優化了適用速度160km以下中低速路基基床結構、厚度、填料及壓實標準;通過對比分析國內不同結構型承軌梁的工藝和經濟性,首次提出了新型承軌梁結構——門式裝配型承軌梁和節間防錯臺傳力連接結構。計算分析表明,該結構和結構性能良好,各項指標符合中低速磁浮軌道的技術要求。同時,研究小組先后申請了11項國家專利(含6項發明專利),獲得了10項實用新型專利。
專家組聽取報告后,審核了相關資料。經討論,認為本課題模型試驗方案思路正確,技術路線合理,中期成果內容詳細,資料齊全,符合評價要求。專家組充分肯定了研究小組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總結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專家意見和建議也為研究小組下一階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對進一步總結和創新成果也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
中鐵磁浮和西南交通大學相關研究人員出席了評審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