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逐步回升,房地產投資、新建建筑面積和建筑面積仍保持增長,全國水泥需求好于預期。展望今年下半年,在北部需求良好、夏季高峰錯誤導致庫存正常或低水平的情況下,水泥價格將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預計今年水泥行業的整體效益將略高于2018年-―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1月至5月水泥行業營業收入3666億元,同比增長18億元%利潤總額650億元,同比增長33%。預計上半年行業利潤將達到800億元,同比增長約20億元%。
量價指標處于較好水平
中國水泥協會最近宣布了2019年上半年水泥行業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水泥總產量為10.45億噸,同比增長6.8%近六年來,水泥產量增速創下新高。水泥熟料產量達到7.同比增長8億噸.4%。熟料產量創歷史同期新高,熟料產能利用率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達到71%%。
受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快速增長和基礎設施薄弱環節的影響,水泥市場需求大幅增加,推動水泥產量增速創下近六年同期新高。中國水泥協會執行主席孔祥忠告訴《經濟日報》,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在高基礎上保持穩定增長,民間投資增速企穩回升,基礎設施、民生等短板領域投資穩步增長。房地產投資、新建建筑面積和建筑面積保持較高增長水平是上半年水泥需求好于預期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較去年年底逐回升,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明顯提高,為水泥需求保持良好水平提供了條件。
數字水泥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水泥價格呈現同比上漲、環比略有下降的特點。今年上半年,國家標志為42.5水泥平均價格為435元/噸(西藏除外),比去年同期上漲17元/噸,同比增長4元%上半年同期創歷史新高。
從供應的角度來看,水泥行業仍受到高峰生產和環保生產限制的限制。在需求形勢整體復蘇的情況下,我國水泥和熟料的整體庫存水平處于中低水平,確保水泥市場價格仍處于歷史良好水平。孔祥忠表示,雖然南強北弱的市場格局沒有改變,但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代表的北部地區的水泥價格和供需明顯好于去年。
北部的需求增長速度比南部快
從中國六大地區來看,今年上半年水泥產量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北部地區的需求增長速度快于南部地區,特別是華北和東北地區%高增長。華東和西北地區也接近兩位數的快速增長。相比之下,中南和西南地區的需求增長相對較弱。孔祥忠說。
據中國水泥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23個省的水泥產量實現了正增長,8個省的產量呈負增長。其中,吉林、山西、黑龍江等省的水泥產量迅速增長,達到20%%以上;海南、北京、貴州等省市呈負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年初以來,貴州的水泥需求迅速大幅下降,東北地區的水泥價格也從高水平下降到低價區。為了走出這些地區的低谷,我們必須加強消除落后產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孔祥忠表示,同時,一些省份在效率較好的情況下,通過跨省利用率下降,給未來市場帶來不穩定因素。
數據顯示,上半年華東地區水泥平均價格達到483元/噸,仍居全國第一;中南地區水泥平均價格達到468元/噸,東北地區水泥平均價格最低為362元/噸。從同比增長來看,除東北地區水泥價格大幅下跌外,其他地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華北地區漲幅最大,達到8.8%二是華東和中南地區,上漲6%。
從各省具體市場情況來看,除拉薩外,30個省會城市中有11個同比下降,哈爾濱、貴陽、長春分別下降21個%、14%和13%。對此,孔祥忠表示,需求疲軟是上述省會城市水泥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19個省會城市的水泥價格同比上漲,天津、鄭州、成都漲幅最大,漲幅接近20%。
今年上半年,除東北外,西北和華北地區的水泥價格可以同比上漲,主要是由于該地區企業堅決全面實施高峰生產,以及周邊省份夏秋高峰生產的良好實施。孔祥忠說。
預計今年的利潤將高于去年
今年下半年,從水泥價格的變化來看,在北部地區整體需求良好的情況下,夏季高峰促使庫存保持正常或低水平,價格將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孔祥忠認為,今年水泥行業的效益將略高于2018年,年度行業利潤水平將高于去年。
展望下半年,孔祥忠表示,從需求層面看,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將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會太大。同時,預計下半年基礎設施項目投產將加快。因此,即使下半年水泥需求增速低于上半年,全國水泥產量也有可能實現全年正增長,熟料用量將超過14億噸,創歷史新高。這也為今年下半年全國水泥價格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政策趨勢來看,水泥行業的兩大主導政策是減量置換和錯峰生產。孔祥忠認為,應進一步收緊減量置換政策。在今后的政策完善中,敏感地區可能不得新增產能,僵尸產能不得用于置換指標;錯峰生產將進一步規范運營水平,鼓勵水泥企業增加工業廢渣利用的政策將反映在產能置換政策中。
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未來市場總需求將處于平臺期。孔祥忠表示,南北需求差異正在縮小,北方水泥企業的損失預計將減少。同時,堅持高峰生產作為解決產能過剩的有效手段。在環境保護總量的限制下,一些水泥窯和大多數水泥研磨站遲早會被動關閉。借助嚴格的減少更換政策和有效淘汰落后產能,相信水泥市場布局將進一步優化。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企業科技創新、綠色智能工廠建設、海外投資走出去、水泥窯協同處置、行業自律誠信將成為我國水泥行業優質發展的核心內容。(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祝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