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發紅色預警,所有人員立即撤離,所有人員立即撤離!6月22日上午10時30分,在貴州貴黃高速公路龍昌隧道監控中心屏幕上,監控測量數據異常,直接觸發洞內聲光報警,應急廣播立即響起。一場緊急救援行動開始了。
這是2019年全國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生產技術交流與應急演練的場景。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曉明出席活動并擔任演練總指揮。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陶長海、中交集團總經理宋海良出席演練。中國交通建設副總裁王健、總裁助理周靜波出席了活動。
應急演練模擬了龍昌隧道拱頂坍塌和8名工人被困的應急救援情況。演練分為監測預警、信息報告、預處置、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應急終止五個階段,設置了預警、應急撤離、信息報告、預處置、各級應急響應、指揮協調、專家咨詢、應急救援、支持和心理咨詢、次生事件處置、醫療救援11個演練科目。
險情層層上報,各級單位立即響應,多力量迅速集結;多路專業救援隊伍和多臺先進救援設備齊心協力;演習現場氣氛緊張、有序、高效,充滿實戰感。
劉曉明在演習中成功完成了既定任務。他指出,技術交流和應急演練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防風險、消隱患、遏事故安全生產月主題要求、強化行業安全生產意識、促進政企應急聯動機制完善、提高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發展水平和應急能力的重要舉措。中交集團提出的三基、四化、十二到位的交通安全生產管理理念和要求,值得各交通企業借鑒;龍昌隧道堅持人人都是安全員,月月都是安全月,推動機械化換人和自動化減人,減少勞動密集型建設帶來的安全隱患,值得充分肯定。希望各省市交通部門認真學習,把交流觀察的收獲和理解帶回來,借鑒推廣,做好落實工作。
劉曉明對下一步安全生產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提高政治地位,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當前交通安全形勢;二是提高風險意識,進一步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提高交通行業應急能力;三是發揮科技興安作用,積極推進平安百年質量工程,打造中國建設品牌。
宋海良在講話中指出,本次活動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充分展示了我國隧道工程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水平,突出體現在信息化、智能化、專業化三個方面。他強調,要進一步提高地位,深化認識,系統完善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要鞏固安全生產的基礎、基層、基本技能,以本質安全體系保證質量工程和安全工程;要繼續發揮中交全產業鏈優勢,幫助貴州發展。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黨委書記、廳長高衛東致辭,國家應急救援中心信息管理部主任高雙喜、國資委綜合局副局長張曉紅、應急管理部綜合協調司副巡視員韓紅分別發表評論和講話。
針對國內公路隧道建設規模快速擴大、施工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等問題。本次活動專門安排了國家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生產技術交流。參加活動的領導和專家觀察并交流了第二公路局龍昌隧道的先進技術和技術。貴黃高速公路全長120公里,總投資220億元,控制工程龍昌隧道全長2170米。二公局堅持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信息化強安的理念,采用智能三臂鑿巖臺車、拱錨一體機、濕噴臺車等13種先進設備和BIM技術、PMS管理系統等八大信息系統實現了隧道施工全過程的機械化操作和全過程的全方位無死角穿透安全控制,減少了35名工人%,有效降低安全風險,提高施工效率,保證工程質量,為建設安全百年質量工程提供有力支持,贏得觀察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
本次活動由交通部、貴州省交通廳、中交集團主辦,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提供技術指導,中交集團、二公局承辦,黔南州政府、福泉市政府、國家隧道救援中國交通建設重慶隊等10多個單位協辦。300多名相關部委和單位負責人和專家參加了演練。